变废为宝|清华教授格非: 中国孩子人格单一, 国民生活在对平凡的惊骇中


史迈尔斯曾说过 , “最伟大的人不是轻视日常小事的人 , 而是对这些事情予以缜密的留意并加以改进的人 。 ”
周国平曾说过 ,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 , 其次是超凡脱俗 , 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 ”
张瑞敏也曾说过 , “把每一件简朴的事做好就是不简朴 ,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 ”
现在的父母大多都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 , 在孩子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 像钢琴课、跳舞课、奥数班、技击班等等 。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未来布满担忧 ,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 竞争压力非常大 。
变废为宝|清华教授格非: 中国孩子人格单一, 国民生活在对平凡的惊骇中
本文插图

未来科技越来越发达 , 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 , 只有自己的孩子学习更多的技能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 但同时 , 他们也健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那就是孩子应该快乐成长 , 快乐成长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
这种不甘于平凡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现在的许多父母 。 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迅先生以为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 , 不能压制孩子的天性 , 要理解孩子 , 指导孩子和解放孩子 , 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解放儿童 。 平凡不应该被指责和被惊骇 。
格非是清华大学的一名教授 , 曾访问过很多国家 , 见识过很多地方不同的教育方式 。 他在写作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 格非曾说过 , “中国孩子人格单一 , 国民生活在对平凡的惊骇中” , “平凡包含了伟大 , 我们却生活在对平凡的惊骇之中 。 ”正所谓“父母之爱子 , 则为之计深远 。 ”
变废为宝|清华教授格非: 中国孩子人格单一, 国民生活在对平凡的惊骇中
本文插图

父母爱子之心切
实在 , 平凡对许多普通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 很多生下来残疾的人他们却渴想平凡 , 很多得了身体上或是精神上的疾病的人 , 他们更渴想着平凡 。 看 , 平凡实在本身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 , 因此 , 平凡难能可贵 。
但是 , 在现如今的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不甘于平凡才是一个人良好的品质 , 许多人觉得甘于平凡即是不思进取 。
变废为宝|清华教授格非: 中国孩子人格单一, 国民生活在对平凡的惊骇中
本文插图

更多的人以为年轻人就应该多吃苦多学习 , 父母也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能甘于平凡 , 督促孩子天天学习学习 , 除了学习仍是学习 , 许多孩子都被这样的教育模式所支配 , 失去了童年时光应该拥有快乐的童年的回忆 。
这样 , 不仅无形中增加了父母的经济压力 , 现在许多的年青父母都不愿意生二胎 , 这个社会对下一代的要求太高了 , 还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 还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
变废为宝|清华教授格非: 中国孩子人格单一, 国民生活在对平凡的惊骇中
本文插图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新闻报道:一名初中生由于妈妈撕了自己的功课就跳楼自杀 。 有些时候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太高的期望 , 否则 , 揠苗助长 , 只会适得其反 。 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 , 实则孩子心理积存了很多的负面情绪 , 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 , 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爆发 。
无论哪个家庭都承受不了这样的伤痛 。 因此 , 顺应孩子天性 , 加以指导和鼓励 , 平凡并不等于不思进取 。 恰恰相反 , 平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 。
变废为宝|清华教授格非: 中国孩子人格单一, 国民生活在对平凡的惊骇中
本文插图

平凡难能可贵
当只用成绩好坏和事业成功与否这种唯一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时候 , 我们都应该去反思为什么会泛起这样的情况 。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 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法 , 不能只用这种尺度去衡量一个人 , 他可能学习不优秀 , 但是他在学校尊重师长 , 团结同学 , 和同学和睦相处 , 活泼开朗 。 很多同学都喜欢他 , 这也是他的长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