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真相:吹出来的业绩、狂“注水”的数据——直播带货流量造假触目惊心( 二 )
纠正行业不良风气 , 亟需给数据“挤水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截至2020年6月 , 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09亿 。 此外 , 2020年上半年 , 国内电商直播超过1000万场 , 活跃主播数超过40万 。 专家认为 , 直播电商行业规模仍未饱和 , 发展空间较大 , 预计未来两年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针对直播带货流量造假行为 , 各地已在加大查处力度 。 浙江金华市场监管部门近期查处了一起通过刷单为直播带货数据造假的案例 , 当事人陈某制作的专用流量刷单软件 , 为电商平台直播虚增观看人数、评论数、点赞数 , 违法经营额272.6万元 。
监管部门认为 , 通过组织虚假交易、虚假流量刷单等方式 , 帮助经营者提升直播间粉丝量、点赞数、观看人数等 , 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情形 , 属于帮助虚假宣传行为 。
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闫创说 , 电商直播中为创造噱头而进行的数据“注水” , 既是不诚信的行为 , 也是违法行为 , 导致消费者不能正确掌握商品和服务的真实状况 , 扰乱了市场秩序 。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 , 电商、短视频等平台应强化自身监控体系 , 通过建设流量监测系统 , 实时监测主播的观看数据和流量数据 , 对流量造假、伪造销量等情况 , 及时发现、严肃处理 。 应将有造假行为的主播列入黑名单 。
【新华网|真相:吹出来的业绩、狂“注水”的数据——直播带货流量造假触目惊心】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尹强民说 , 广大消费者在购物时 , 要对直播带货中主播宣称的销量和使用效果谨慎对待 , 仔细甄别考虑后再选择购买 , 同时还要保留购物凭证 , 以便日后维权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历史|“人民币”只是国内称呼?它在外国被叫做什么?说出来你别不信!
- |漫说财经丨美国新总统出来了!来看看这个“穷二代”总统的资产……
- 新华网|我国外债里的“小秘密”——解读我国外债规模变化
- 新华网|药品网售新规来了:麻醉、精神药品等不得销售
- |深度剖析|210光伏组件到底好在哪?四大应用案例对比告诉你真相
- 新华网|“加、减、乘、除”,加强版“双11”来了!
- 新华网客户端|河北清河:羊绒制品产销两旺
- 直播带货|真相:吹出来的业绩、狂“注水”的数据——直播带货流量造假触目惊心
- 新华网|智能化时代 “无G”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 |收购价格2000亿?华为真正实力被曝光,雷军这次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