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买!买!买!购物真能让你更幸福吗


看科普·懂生活
它来了! 它来了!
一年一度的双11 又要来了!
前一波血拼 ,
还没缓过劲儿;
这一波的 购物车 ,
都已经安排上 。
清醒点吧 ,
尾款人!
毕竟 ,购物一时爽 ,
付款、还款徒悲伤!!!
健康中国|买!买!买!购物真能让你更幸福吗
本文插图

别人一说稀缺 ,
你就想拥有?
制造商品的稀缺感 , 几乎是所有销售人员的“惯用伎俩” 。 满减、返券、加赠、打折 , 电商平台的各种营销手段把我们安排得明明白白 。
“错过这次 , 再等一年!”“一件8折 , 两件半价”“这回不抢 , 还等什么”……如果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商品 , 抢购还算值得 。 毕竟人人都想要价廉物美的东西 。
但遗憾的是 , 心理学研究发现 , 即使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某个东西 , 而一旦它被贴上“稀缺”的标签 , 我们就会想要抢购一番 。 这说明 , 在某些情况下 , 真正吸引我们消费的不是商品 , 而是商品的稀缺感 。
稀缺感可以进一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 甚至会在无形中提升商品的价值 。 所谓“物以稀为贵”就是这个道理 。 我们往往认为稀缺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 , 是质量上乘的东西 。
更重要的是 , 稀缺感还会让买的人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 。 稀缺意味着不容易获得 , 如不赶紧行动 , 下单购买 , 感觉就像“错过了一个亿” 。 一旦抢到了稀缺的商品 , 这种“人无我有”的感觉会让我们“高人一等” , 倍加开心 。 反之 , 如果没有抢到稀缺商品 , 心理上的损失感会让我们感到很不愉快 。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损失厌恶” 。
健康中国|买!买!买!购物真能让你更幸福吗
本文插图

“真理”一感召
你就掏腰包?
情理交融的沟通方法 , 是如今火热的直播间带货主播们 , 说服观众、给观众种草(推荐)商品的最常用方法 。
社会心理学家把说服的路径分成外周路径和中性路径 。 外周路径是指说服的过程运用大量的个人情绪体验、讲故事等 , 让观众拥有直观且感性的认识 。 比如主播介绍某款化妆品 , 为了吸睛 , 就会自己在镜头前试妆 , 向观众讲述个人使用感受如何好等 。
中心路径则是指说服过程中要讲道理甚至摆数据 , 目的是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深刻且理性的认识 。 还是以化妆品为例 , 主播不仅要介绍它的效果如何明显 , 还要向消费者说明这款化妆品的成分是什么 , 其中哪些成分会提亮增色 , 哪些成分会滋养保湿 。 这样介绍下来 , 大家就更愿意买、买、买了 。
很明显 , 带货主播只会“一招鲜” , 肯定是不够的 。 只讲故事会让顾客觉得不够硬核;只讲数据又会让顾客觉得体验不足 。 所以 , 要把观众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都调动起来 , 就需要情理交融的沟通术了 。
你看 , 无论是厂商还是带货达人 , 都会利用心理学、营销学的知识原理去吸引消费者 。 在“真理”的感召下 , 想不掏腰包也难了!
健康中国|买!买!买!购物真能让你更幸福吗
本文插图

物质≠幸福
该剁手就剁手!
大多数情况下 , 物质消费都会让我们觉得快乐 , 因为我们通过这种经济行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 比如 , 口渴了就买一瓶水——这瓶水就满足了我对喝水的需求 。 再比如 , 通过买车满足代步的需求 , 通过买房满足安家的需求等 。 总之 , 正常的物质消费是人人所需 , 也是人人必需 。 毕竟 , 我们天然都是消费者 。
然而 , 这种物质消费的快乐却是物质主义所无法带来的 。 所谓物质主义 , 即以物质生活为生活的第一和中心要义 。
过去30年间 , 心理学家对物质主义和幸福感进行了大量研究 。 比如 , 研究者发现高物质主义者往往会报告更多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体验 , 他们的自我评价也常常是负面为主(比如认为自己不够好) 。 更有甚者 , 深陷物质主义泥潭 , 更容易做出有损自己健康的行为(比如抽烟、酗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