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抢注商标勒索商家?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法院出手遏制( 二 )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10起商标诉讼中,秦皇岛某公司无一起胜诉,多个商标被宣告无效 。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从事商标代理业务的工作人员透露,网红产业兴起后,不少企业还瞄准了网红昵称,将其抢注为商标并倒卖,有的商标甚至卖出20万元高价 。在这条灰色产业链中,也不乏商标代理机构参与其中,谋取不当利益 。
建议设立速审机构
北京多禾律师事务所律师钱珠琳认为,2019年新修订出台的商标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传统“囤积商标”的行为,但恶意注册人转而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寻找“商机”,通过恶意知识产权投诉、诉讼等方式牟取不正当利益 。
对于这方面问题,目前常用的方式是通过行政程序申请商标宣告无效,但传统维权方式效果有限:行政程序周期长达1年以上,被恶意投诉商家在行政程序期间仍面临“侵权”风险,迫使无法正常经营,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正因为行政程序周期长、损失大,有的商家无奈选择“付费和解”的方式妥协 。即使最终商标被宣告无效,也并无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就难以对恶意注册人达到警醒、示威的目的,导致恶意注册人违法成本极低 。
钱珠琳建议,商标审核部门可创设速审机构,接收到相关举报材料后,在1个月至2个月内迅速审结案件,及时让恶意注册的商标无效;将此类恶意抢注商标牟利的公司列入“黑名单”进行实时公示,并加大处罚力度 。行政执法与司法机关也可以在相关知产维权平台设置“确认不侵权”通道,出具相应的“确认不侵权”文书,以减轻权利人维权负担 。由此压缩恶意注册人的生存空间,树立诚实信用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商标诚信体系建设,维护良好的商标注册与使用秩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