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冷链冻品全面消杀方案来了:防疫关口前移,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

11月9日 , 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 , 海关总署会同交通运输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 《方案》要求 , 在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基础上 , 充分发挥消毒对新冠病毒的杀灭作用 , 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000061,股吧) , 下同)输入风险 , 同时进口冷链食品凡是不能提供消毒证明的 , 一律不能上市销售 。 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过程中 , 承运企业不得开箱 。
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指出 , 目前已经坐实了新冠病毒可通过物品传播的可能 , 在防止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时 , 首先要在海关层面把好关 , 后续防疫措施也扩展到人、物并防阶段 。
多起进口冷链冻品检出新冠病毒
继青岛在冷链物流环节中发现2例无症状感染者后 , 天津也在冷链物流环节中发现本地确诊病例 。 11月8日天津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例 , 天津市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 就在此前一日 , 11月7日 , 太原市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抽样检测中 , 发现1份从天津港(600717,股吧)销往太原市的印度产冷冻带鱼外包装箱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
而从冷链物流环节中检出阳性新冠病毒的 , 并不是偶然发现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从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 , 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20起相关事件 , 出现阳性的样本多为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 。 自8月开始 , 冻鸡翅、冻去骨牛肉、冻带鱼等逐渐出现在名单上 , 地域来源覆盖巴西、挪威、俄罗斯、印度等多个国家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时 , 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 , 检测分离到活病毒 。 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 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 为此 ,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 , “物”的防控也应该作为一个防控重点 。
之所以多次在进口海鲜等冷冻食品中检测出新冠病毒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解释称 , 这主要是受国外疫情严重的影响 , 冷冻海鲜等加工过程较容易污染有关 。 “冷冻产品通常均储存在低温的环境 , 而环境的温度越低 , 病毒保存的时间越长 , 所以容易在冷冻海鲜产品中或者其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 。 ”
此前 ,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疾病生物学副总监徐又农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也指出 , 病毒可以在低温环境(零下20摄氏度以下)下存活很长时间 , 如果肉类等在零下80度冷冻 , 附着在其表面的病毒可存活至少半年以上 , 相关从业人员如果接触到这些肉类产品 , 可能会造成慢性感染 , 导致病毒在潜伏期扩散开 。
因为频繁发现冷冻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 , 市场有声音称 , 希望停止进口国外冷冻食品 。 对此 ,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教授王亚星在接受央视网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一些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 一些产品是中国没有的品种 , 或虽然有但不能满足市场 , 属于刚性需求 , 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 。 并且 , 王亚星强调称 , 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一旦分工被打乱 , 会导致世界性的停工停产 。
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外包装上存在病毒 , 但中国疾控中心强调 , 我国市场流通冷链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很低 。 中国疾控中心指出 , 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 , 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 , 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 。 迄今为止 , 也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 , 我国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 。
多部门协同全面消杀
实际上 , 在较早的时候 , 海关部门就在将防控关口前移 。 6月17日和6月21日 , 中国海关分别暂停德国和美国2家屠宰企业产品输华 , 原因便是其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