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冷链冻品全面消杀方案来了:防疫关口前移,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 二 )


9月11日 , 海关总署也发布了《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03号(对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进口冷链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实施紧急预防性措施的公告)》 , 对同一境外生产企业输华冷链食品或其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做相关暂停要求处理 。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指出 , 对进口冷冻食品的新冠病毒检测 , 我国也是有一个过程 , 此前海关部门并没有相关检测项目 , 随着疫情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的调整 。 此次从国务院层面下文 , 让各部门协同防疫 , 实际上也是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 也明晰了整个工作流程包括口岸环节、冷链运输和出入库环节、流通环节、市场环节 , 更好地加强防疫工作 , 同时也避免了责任不清晰甚至有的出现互相推责的事情发生 。
据了解 , 此次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协作配合 , 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 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 , 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 。
如明确海关部门 , 要负责按规定开展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监测检测 , 组织指导进口冷链食品进口商、海关查验场所经营单位做好口岸环节被抽中的进口冷链食品集装箱内壁和货物外包装的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工作 。
交通运输部门则要负责督促指导进口冷链食品承运单位落实运输环节的主体责任并实施相应消毒处理措施 , 在国内运输段严格查验进口冷链食品海关通关单证 , 落实进口冷链食品运输工具消毒、一线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 , 配合检查进口冷链食品倒箱过车(从进口集装箱换装至国内运输车辆)过程中的消毒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汇总分析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 对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传播风险进行研判 , 开展对预防性全面消毒措施的指导评估和检查;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做好现场检查和索票索证工作 , 督促市场开办者、食品生产经营者索取消毒单位出具的进口冷链食品货物业经消毒的证明 , 凡是不能提供消毒证明的 , 一律不能上市销售 。 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口冷链食品的追溯管理 , 对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依法进行查处 。 与有关部门共同监督市场经营单位做好市场环境消毒工作 。
而地方人民政府也要负责落实本地区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属地责任 , 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 , 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 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 , 加强督促检查 , 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消毒工作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 。 相关生产经营单位 。 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消毒单位实施消毒 。
值得注意的是 , 冷链物品从业人员的防护也是重点 。 此次从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 , 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的特殊条件下 , 新冠病毒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 提示新冠病毒具备以冷链物品为载体、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 。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 , 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 , 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 。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 , 工作中经常与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产品密切接触的行业从业人员 , 如从事冷链产品装卸、加工、销售等的人员 , 需增强防护意识 , 做好日常防护 ,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产品 , 接触冷链产品后未脱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并洗手消毒前不摸口鼻眼 , 工作完成后需立即洗手消毒 , 定期进行核酸筛查 。
与此同时 ,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One Health研究中心主任陆家海也一直强调 , 从疫情的经验教训来看 , 要改变防疫的被动局面 , 必须将防疫关口前移 , 前移对象就是动物从业人员 , 包括售卖动物的、饲养动物的、交易动物的、兽医专业人员、农牧民等都是高危人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