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十四五”将铺开协调发展新画卷( 二 )


数据显示 , 2018年 , 我国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数量从2006年的68个增长到91个;城区人口超过400万的城市从2006年的11个增长到19个 。 同时 , 2018年 , 30个都市圈的城镇人口净增量占全国净增量的73% 。 而都市圈里 , 有70%人口增量集中在外圈层 , 都市圈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地域空间 。
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将拓展中国经济增长空间
业内人士表示 , 不论是区域协调发展 , 还是新型城镇化 , 都将拓展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 。 刘云中表示 , “区域空间”也是“发展空间” 。 从区域发展来看 , 中西部地区发展有巨大的潜力 , 而城镇化也将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 。
王福强表示 , 我国区域发展经历了由点及面、由不均衡到逐步均衡发展的过程 。 区域发展的重点片区集聚相关要素 , 率先实现自身发展 。 之后 , 通过辐射、带动后发区域 , 实现临近区域、边远区域的梯次发展 , 最终实现整体的协调发展 。 而这在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 , 将扮演重要角色 , 甚至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
数据显示 , 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 而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消费 , 也将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增长 。 王福强说 , 当前经济发展的空间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体空间形态 。 无论是区域发展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 , 都会催生出中心城市和巨大型城市群 。 它们吸引了海量的新增人口 , 产生了住房、交通、日常消费、教育医疗等各类需求 。 这类需求 , 不仅有新增城市居民的传统需求 , 也有既有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 既有对国内产品的需要 , 也有对国际高品质产品、服务的需求 。 需求侧的强劲 , 将直接带动供给侧的发展 。 需求侧供给侧的相互配合 , 直接支撑了区域的整体活跃度 。
“这些区域也将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 , 可以面向两个市场 , 利用两种资源来满足域内的需求 , 并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 。 ”王福强表示 。 (完)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