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十四五”将铺开协调发展新画卷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采访人员梁倩 张莫)“十三五”以来 ,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已有长足提升 。 从东南沿海率先发展、到西部大开发 , 从振兴东北到中部崛起 , 从长江经济带到粤港澳大湾区 , 从长三角一体化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和整体体系不断完善 。
展望“十四五” , 业内人士表示 ,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 重大战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成为承载诸多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态 。 在“十四五”期间 , 伴随着更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落地 ,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获得更多动能 。
区域协调发展更为“与时俱进”
回顾“十三五”时期 , 我国多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 , 一盘纵横联动东西南北、统筹联通国内国外的发展新棋局正加快形成 。
这是5月28日拍摄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政务服务中心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窗口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博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明确 , 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 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表示 , 《建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 也突出了与时俱进和问题导向性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研究员王福强表示 , 与此前不同 , 《建议》站位更为高远 。 《建议》从全局的高度对国土空间功能提出具体要求 , 对国土空间全局差异化的功能分工 , 对城市化地区、农产品(000061,股吧)主产区、生态功能区明确了不同的功能定位 。
周景彤表示 , “十四五”时期 ,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要做好新旧战略之间的有机衔接 , 把不同地区发展战略与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 要加快重点区域发展 , 提高重点城市群、城市带的经济、人口和社会的承载力 , 又要加快不同地区战略的实施 。 二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 三是把差异化发展和产业地区间转移、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等结合起来 。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镇化进程 。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破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 , 到今年年底 , 我国“十三五”时期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 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 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目标将完成 。
在此背景下 , “十四五”期间 , 我国城镇化不再只追求数字上的改变 。 《建议》指出 ,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 , 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 ,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云中表示 , 就城镇化而言 , “十四五”时期将较“十三五”时期更注重存量质量提升 , 例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 , 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 , 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 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
周景彤也表示 , 《建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 摈弃了过去若干年规模扩张型的城镇化或者土地城镇化 , 更加强调城镇化的质量和功能性 。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 更多地体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 , 让城镇回归传统价值 , 成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更好地工作生活和休憩的理想场所 。
而除了存量建设外 , 王福强表示 , 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中心发展也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 。 《建议》提出 ,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 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 ,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