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泽直树》里的男人为什么爱去居酒屋?( 二 )

《半泽直树》里的男人为什么爱去居酒屋?
日剧《半泽直树》中料亭对峙的场景居酒屋与料亭差不多是同时期出现的 。 最早叫作“酒屋” , 只是沽酒的所在 , 并不设坐席 , 也不提供下酒菜 。 18世纪的江户中期 , 随着城市商业的兴起和消费阶层的形成 , 可供喝酒的酒屋也就应运而生 。 为了区别于此前仅可沽酒的酒屋 , 表示可以坐在里面慢慢饮酒的 , 就在传统的“酒屋”一词前加了一个表示可以长时呆着的“居”字 , 居酒屋的名称 , 正式诞生于江户中晚期 。居酒屋是一种日本庶民文化的传承 。 日本文化的主要元素 , 最早是来自宫廷的“公家文化” 。 武士阶级兴起以后产生了“武家文化” , 而在17~19世纪的江户时期 , 随着真正城市的兴起 , 诞生了大批的市民阶级 , 与原本的乡村文化一起杂糅成了一种庶民文化 , 即老百姓的文化 。 庶民没有什么很高的身份 , 也没有很多的钱 , 但也要求快活 , 也要找乐子 , 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庶民文化 , 居酒屋 , 就是庶民文化在饮食中的体现 。 平素温良恭俭让的日本人 , 到了居酒屋 , 借着酒兴 , 就可以卸去一些日常的面具 , 变得随意而放松 , 坐姿也可以横七竖八 , 嗓音也可以响亮一些 , 带着些市井或山野的味道 。《半泽直树》里的男人为什么爱去居酒屋?
倘若要我举出最喜欢的日本的几个存在 , 我一定会说居酒屋 。 我在日本生活的四年多时间里 , 去过无数家居酒屋 , 印象比较深的有那么几次 。一次是2000年的秋天 , 当时我在四国的爱媛大学任教 , 受福冈大学的山田教授的邀请 , 到那里去做一次小型的演讲 。 到达以后 , 山田教授带我去到一家位于住宅区内不怎么起眼的居酒屋吃晚饭 。 我们坐在开放式厨房前的吧台上 , 自己掌勺的老板和老板娘夫妇是主角 , 看来山田教授与他们很熟 。 一开始上来两杯冰镇的生啤和两小钵下酒小菜 , 小菜的内容每日更换 , 可以是用白醋凉拌的海草和虾米 , 也可以是放入了一点鲣鱼花、用柚子醋调味的一小块凉豆腐 , 或者是胡萝卜丝、豆芽和甜玉米粒煮在一起“煮物” 。 小钵都是陶制的 , 很小 , 有时也有方形的 。 当天什么食物比较不错 , 老板会适当地向熟客推荐几样 , 由客人自己选用 。 那天具体吃了什么 , 说实话我都有点不记得了 , 只是感到气氛相当的好 , 食物也非常可口 , 生啤之后换了烫热的日本酒 , 店主拿出一个竹编的盛器 , 里面放满了各色形状、材质各不相同的小酒盅 , 由客人按喜好自己挑选 。 我和山田教授坐在吧台前随意聊天 , 也不时与在灶台上忙碌的老板老板娘搭几句话 , 炉火上升腾起来的食物的香味并不太浓烈 , 刚刚好可以勾起人们的食欲 。《半泽直树》里的男人为什么爱去居酒屋?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居酒屋场景还有一次差不多是20多年前了 。 我当时和一位早稻田大学的教授交上了朋友 , 他请我到学校附近的一家法国菜馆吃晚饭 , 饭后又邀请我去喝“二次会” 。 他带去的是一家专门喝酒的居酒屋 。 店堂宽敞、灯光明亮 , 有坐席 , 也有吧台 。 店内供应一些下酒菜 , 但品种很少 , 来此地的客人 , 主要是品酒 , 日本酒论“合”卖 , 装在日式小酒壶内 , 常温 , 加热 , 或冷酒 , 主随客便 。 店内有一整面强摆满了全国各地的各种清酒和烧酒 , 至少上百个品种 。 能在这里占一席之地的 , 大抵在日本都被称为“铭酒” , 即都是各地纯米酿造的好酒 。 当然也有用番薯或小麦酿造并进行蒸馏加工的烧酒 。 这些“铭酒” , 一般酿造量都不是很多 , 虽然现在流通业发达了 , 酒客也可通过各种渠道买酒 , 但不少人还是愿意来此地以酒会友 , 与三两好友 , 在酒酣耳热之际 , 议论风发 , 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半泽直树》里的男人为什么爱去居酒屋?
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中居酒屋的场景如今日本的居酒屋 , 连锁店已成了一种普遍的形式 , 诸如“穴八”、“白木屋”、“养老乃泷”、“和民”等等 , 店堂都很大 , 价格也比较低廉 , 颇适合学生和年轻白领的聚会 , 遇到毕业季或年终岁尾 , 往往热闹非凡 , 喧阗之声不绝于耳 , 平素规规矩矩的日本人在这里突然变得放肆起来 , 也许人们正是需要这样的地方来释放所谓的压力吧 。《半泽直树》里的男人为什么爱去居酒屋?
居酒屋和料亭 , 代表了日本饮食文化的两端 , 前者是庶民风格的 , 随意的 , 散文式的 , 虽然有一点喧嚣 , 但决不会有油腻肮脏的感觉 , 后者则是宫廷贵族风格的 , 素雅中透出考究 , 简练中显出精致 , 是奈良时代以来公家文化的遗存 , 两者可谓是日本文化的两个侧面 , 虽然风貌大相径庭 , 不过如果追究其内在的本质 , 其实都是非常日本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