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乃近,终于被禁了!

3月17日 , 国家药监局发布多条药品注销公告 , 安乃近滴剂、小儿解热栓、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等多个药品被注销药品注册证书 , 即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使用 。用了一个世纪的退烧药终于被禁安乃近 ,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安乃近是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 , 上世纪20年代开始作为解热镇痛药用于临床 , 制剂种类包括口服制剂、注射剂、滴鼻液等 。解热镇痛药也叫非甾体类抗炎药 , 这类药是一个大家族 , 我们耳熟能详的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扶他林等 , 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 。这类药具有止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 , 临床应用较广 , 主要用于退烧 , 各种止痛 , 风湿、类风湿及各种关节炎 , 痛风急性发作 , 以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自上世纪20年代上市后 , 由于吸收好、起效快 , 便宜又好用 , 安乃近一度被誉为“退烧之王” 。然而随着强大药效而来的 , 是安乃近足以致命的副作用 , 如末梢血中白细胞减少 , 导致免疫力下降 , 并引发各种感染 , 甚至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这款全国畅销的“退热神药” , 由于足以致命的副作用 , 在国外近30个国家已被命令禁止销售、撤市或限制使用 。1965年澳大利亚卫生部门已经禁止进口安乃近;1976年7月挪威将安乃近撤市;1977年菲律宾规定只有在严重威胁生命 , 才能在适当监督下作为最后的手段使用安乃近;1977年 , 美国FDA正式禁用安乃近并将该药品撤市;印度也要求2013年6月18日起 , 立即停止制造、销售和分销用于治疗人的安乃近及所有含有安乃近成分的制剂……直到2020年3月17日起 , 我国正式对安乃近下发禁令 。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告 , 即日起停止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 注销药品注册证书(药品批准文号) 。 已上市销售的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 , 召回产品由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 。国家药监局的说明表示 ,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评价 , 认为上述药品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不良反应 , 风险大于获益 , 且临床均有替代药品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 , 予以注销药品注册证书 。值得注意的是 , 鉴于安乃近片等口服制剂尚有一定临床价值 , 同日 , 国家药监局也发布了《关于修订安乃近相关品种说明书的公告》 , 对安乃近片、重感灵片、重感灵胶囊、复方青蒿安乃近片药品说明书均增加警示语——“本品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 , 并限制适用人群和适应症范围 。使用量早已大幅下降虽然国外最早在60、70年代就开始禁用安乃近 , 但是这一曾经风靡全球的退烧药 , 在我国临床上一直有使用 。赛柏蓝在米内网数据库查询安乃近历年来市场数据发现 , 其在2013年的市场规模只有1093万元 , 但是在2017年达到4677万元 , 市场规模一直在扩大 。 直到2018年市场规模才开始下降 , 降至2517万元 。安乃近,终于被禁了!
(数据来源:米内网)从安乃近的医院使用分布情况来看 , 主要以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主 。 其中 , 乡镇卫生院一直以来都是占比最大的 , 2018年安乃近在乡镇卫生院的使用比例高达71.06% 。可见 , 事实上在近几年来 , 安乃近的使用都是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 。安乃近,终于被禁了!
(数据来源:米内网)在此之前 , 在我国并没有被明确禁止使用 , 仅在1982年原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公布淘汰127种药品的通知》中 , 淘汰药品名单中包括“复方安乃近片剂” , 但“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滴鼻液”“安乃近滴剂”等众多药品并未在淘汰之列 。此后 , 安乃近在临床上一直有使用 , 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 。在市场需求不减之下 , 生产安乃近的药企数量也越来越多 。 赛柏蓝查询米内网数据库发现 , 截止2020年3月17日 , 我国仍有安乃近相关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321条 , 生产企业涉近千家 。其中 , 安乃近片的批文数量最多 , 达到1118条 , 涉及的生产企业多达799家;其次是安乃近注射液 , 批文数量达到181条 , 涉及生产企业达到125家 。安乃近,终于被禁了!
(数据来源:米内网)据健康时报此前报道 , 安乃近一直被国民、基层医院使用 ,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从采购上来说 , 当地可能没有太好的药 , 由于国家实行不同的药品目录 , 乡村或者卫生院这一级别采购不到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相对比较好的药品 , 所以还是沿袭一些老药;二是医务人员的知识没有更新 , 仍旧认为安乃近效果好 , 就会一直用;三是对于患者来说 , 以前医生开过安乃近 , 形成了用药习惯 , 再开药还是会这样选择 。目前的退烧药应该怎么选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布的最为安全的退烧药物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仅仅是相对而言在婴幼儿和儿童中应用较为安全 , 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有无基础疾病来加以正确选择:如果患儿没有禁忌证 ,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可以作为儿童首选的退烧药物 。对于小于6月龄的患儿 , 首先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 它被FDA批准用于新生儿、婴儿和儿童 , 同时也是孕产妇的首选退热药物 , 服药期间也可以照常哺乳 。大于6月龄的婴幼儿和儿童 ,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可以使用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联合应用和交替使用 。 只提倡在患儿出现高烧持续不退或者使用一种药物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 , 才可以考虑在至少间隔4~6小时后更换另外一种退烧药物 。此外 , 用药时机也非常重要 。发烧其实是孩子的身体受到了某些病原性微生物的攻击而启动的免疫反应 , 只要不是持续地高烧 , 一般来说对于身体没有什么太大的害处 , 甚至可以提高孩子对于疾病的防御能力 。临床共识中 , 对于患儿精神状态尚佳 , 无哭闹、呕吐等不适症状 , 体温没有超过38.5℃ , 是可以不使用退烧药物的 , 家长只需要密切观察患儿情况 , 一般3~5 天内就可以自行痊愈 。 但如果宝宝月龄小或者家长无法判断 , 建议及时就医并谨遵医嘱服用药物 , 退烧药物的服用疗程不宜超过3天 。◆◆◆◆◆安乃近 , 曾伴随着一代人的长大 , 但任何东西都会存在更新迭代 , 是时候告别了 。为了孩子的用药安全和健康成长 , 是时候跟安乃近说再见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