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互联网|齐家网第四届峰会大咖论道:如何破解装企“三大难题”?( 四 )


李梦娇:我觉得平台还是很重要的,生活家在做全国布局的时候,老板第一步想到的就是做数字化平台化,要解决很多标准化的东西 。之所以现在我们还在全国运营,还存在一些问题,是因为我们还在路上,还没有到最佳优化的程度 。而家装平台化方面,齐家网在前端流量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了 。但是对于很多家装企业要解决的供应链平台系统、人力资源的中台、供应链和交付等环节还不是最佳状态 。但是对生活家而言,目前它还是可以帮助我们在20-30亿之间能平稳发展,但是再往上,我们老板在战略策划布局上说过,这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点 。往哪去走?这个是需要向各位请教的,我的上限思想空间还是有限的 。
许春阳:生活家布了很多城市,目前来看,生活家接下来的战略意图会布局更多的城市,这就考验每家企业的复制能力 。然后请周总谈谈,你在这个阶段往前走就会马上碰到上海前面强有力的两队人马,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如果你做行业纵深,就会慢慢碰到平台型装企在规模优势上的竞争,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周亮:上海明年至少有五家企业做到十个亿以上了 。我一直在思考,上海存量房越来越多,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多装修企业?我是不是能生存下来?我是干平台出身的,干装修公司才两年时间 。每个个体都是个性化的,平台的本质是能够放杠杆,你能驱动前台销售资源、供应链服务资源,如果你把利益机制输送好,当然只能到一个阶段 。我把这些平台机制梳理的更清楚,把利、责任、权限通过系统的方式梳理清楚,我觉得我还能再进一步 。因为装修公司想要再做大,就是多开店,像聚通在上海有很多店,他要驱动这么多店长为他完成KPI,未来可能有很多的组长,他们是不是能够通过平台的机制,利益输送把它输送出去?我的项目经理怎么能够给我更好的复位?我的服务商利用什么样的机制能够把上海好的服务商整合到我的平台上来?杠杆更多的资源,到各店把供应链整合在一起的方式,这个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
第二个问题是整装,整装所需要的供应链配套是急不来的,这就要看老板的使命感,团队能力和公司方向 。
许春阳:在往前冲的同时,从团队调整、精细化管理体系向头部高度靠拢,我们预判未来上海可能有30家大的整装平台席位,希望这里有你 。下面请陈总讲一下 。
陈天蛟:平台是必须的 。在美国有比较大的建材家居类企业,市值大概在两万亿人民币,他做的是所有家居供应链的平台化的事情 。但是这个东西复制在中国行不行?其实大概率走不通 。因为美国的情况和中国差异很大,因为美国要么就是新房,全部走工程渠道,要么直接接触的C端用户 。在美国不会有很多家装公司提供这种服务,因为人工实在太贵了,但是放在中国,真正toC的是家装公司 。所以我觉得平台化思维对家装公司来讲,是一定要的,而且家装公司从本身就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设计师平台,也是一个施工平台 。
如何把这个平台做好?把这个里面机制理顺?把这个供应链做到能在满足更多的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提升效率?这应该是家装公司比较大的挑战 。
许春阳:我觉得美国的大概三到四亿的人口的消费能力还可以的,我们国内中产的消费能力应该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在上海有很多整装店是敞开的场景模式,它植入了整个家装的运营逻辑在里面,更贴近消费者需求,也解决了供给端的一部分问题 。那再有请酷家乐的家成 。
家成:聊平台,我还是以我跟装修公司老板聊天的视角来说 。最近我们跟一些装修公司的老板聊他们的痛点,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工具或者平台帮他们解决问题,他们的想法很新颖,他们会说需要这样的工具帮我解决问题,需要这些数据要沉淀到我自己的系统里面去,需要有机的去组织和分析,进而跟自己的团队分享 。你就会发现老板都很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平台帮助自己的企业成长 。
还有另外一种思路,你跟另外一些老板去聊,你跟他说未来平台的重要性,你大概需要什么样的平台帮你做什么事情 。他会说我现在过的也很好,我也不缺单,一年做三五千万也能活,你会发现他对你的依赖不是那么高 。你现在这个马车是能拉得动的,你也能把这些定单消化掉,但是过几年这个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你用这套思维能不能在这个市场活下去?这个是有问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