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精英们的笔下,早已看不到五环以外的真实生活

别试图从互联网上去了解真实的中国 , 知乎上那人均月收入过万的生活 , 只不过是某些人的幸存者偏差 。前段时间 , 在知乎有博主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取缔电动车和电动三轮车?”看着这样一个问题 , 阿柒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键盘精英们的笔下,早已看不到五环以外的真实生活
1000多年前 , 晋惠帝问出“何不食肉糜”时 , 在场的大臣们都觉得他天真又好笑 , 但事实上 , 生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 , 类似于晋惠帝的人其实也不少:“为什么不用无人机播洒农药?效率高覆盖面积广”;“多出一百块钱就能升级到硬卧 ,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硬座”;“为什么不买名牌的衣服 , 非要买那种十几块钱一件的” 。发现了吗?互联网上类似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 , 甚至一度充斥着我们的脑海 。很多人似乎忘了 , 五环外的生活 , 才是真实的中国 。“互联网时代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融入幸存者偏差模式 , “键盘精英”们笔下的生活 , 早已看不到五环外的真实世界 。 ”键盘精英们的笔下,早已看不到五环以外的真实生活
你觉得没有的东西 , 可能是别人的刚需确实 , 电动车和电动三轮车占地面积大 , 而且还经常违规 , 称得上是城市交通的“毒瘤” 。有些人之所以想要取消 , 是希望能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交通拥挤程度 。但是 , 没经历过县城生活的人 , 是很难明白电动车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生活在县城的人就会明白 , 自己所在的城市是多么狭小:叫上一辆滴滴 , 5块钱能去往绝大部分你想要去的地方;开车一个小时 , 就能到达另外一个城市 。就像农村人无法想象北上广深的“大” , 很多城市的人 , 也无法想象出小县城的“小” 。键盘精英们的笔下,早已看不到五环以外的真实生活
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往往没有那么发达 , 很多公交车半小时一趟 , 昙花一现的共享单车往往因为维护不好 , 草草收场 , 而有实力的共享单车企业 , 都看不上这样狭小的城市 , 没有入驻进来 。电动车 , 成了县城居民的首选 , 不管是上下班也好 , 买菜接孩子也罢 , 电动车的效率是最高的 。即使在汽车普及率如此之高的今天 , 县城大多数人首先的交通工具依旧是电动车 , 轻巧灵活、便宜方便 , 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好处 。键盘精英们的笔下,早已看不到五环以外的真实生活
也正是因为这样 , 在很多县城里 , 电动车被玩出了不少新花样 。有在冬天的时候加上御寒风衣 , 也有加上遮风挡雨的顶棚 , 还有的给电动车装上塑料的挡风 , 全副武装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 , 每一项“改进”都是在增加电动车使用者的风险:挡风衣容易束缚住双手 , 遭遇意外时无法及时跳车;遮风挡雨的顶棚往往用金属支架固定在车的两侧 , 阻碍电动车转动的方向 , 还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至于塑料挡风 , 在用了许久之后表面被刮花 , 堪称天然的视线隔离板 。键盘精英们的笔下,早已看不到五环以外的真实生活
但和这些比起来 , 县城人更看重电动车的功能性 , 就像城市里的人买了车后装饰汽车 , 新屋子用心装饰一个道理 。他们热衷装饰的不是一辆电动车 , 而是生活 。对于生活在电动车上的县城居民来说 , 这辆车承载了太多希望 , 自然会渴望它能包容更多东西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 , 电动车往往意味着“不守交通规则”、“事故频发”等不好的字眼 , 但对于县城人来说 , 那辆小小的电动车 , 却是生活的全部 。大城市和县城的生活相差甚远 , 人们的认知也会有所偏差 , 自己觉得没有用的东西 , 可能是别人离不开的刚需 。五环内的繁华和小县城的安宁是两回事 , 人不能因为在网上看到那些大城市的繁华 , 就下意识地以为所有城市皆是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