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猝死54万,救回来的不足1%?这个“救命神器”即将入驻北京地铁!
文章图片
2020年9月25日 , 一名45岁男乘客在北京地铁13号线霍营站突然晕倒 , 经两名热心群众实施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车紧急送院后 , 仍不治身亡 。
该事经媒体报道后 , 一名ID为“急诊夜鹰”的急诊医生发布长文指出 , 类似的猝死案例一再发生 , 一大原因是地铁站内没有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 无法在发生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内施救 。 由此 , 他恳请北京地铁接入AED 。
所幸 , 这一情况将很快得到改善 。 近日 , 北京市启动了轨道交通车站配置AED的工作 。 根据相关安排 , 到2022年底 , 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配备AED , 80%以上的一线站务人员将通过培训取得AED设备急救证书 。
AED是一种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 , 如果对心脏骤停的病人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在数分钟内使用AED , 则可争取到最大的生存机会 。 因此 , AED也被称为“救命神器” 。
一座发达城市 , 除了GDP , 在城市建设、保障体系方面等同样不能缺席 。 加大公共场所AED投放力度 , 是构建城市公共急救系统的重要举措之一 。 此次北京提出了明确的轨道交通配备AED时间表 ,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在相关配备方面总体先行一步 , 谁将有望成为AED第一城?
01
深圳实现AED地铁全覆盖
据统计 , 我国猝死人数每年高达约54万 , 平均每天1500人死于心源性猝死 。 由于心源性猝死多在医院外发生 , 目前我国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 。
【每年猝死54万,救回来的不足1%?这个“救命神器”即将入驻北京地铁!】一旦发生心脏骤停 , 专业医护很难短时间内到达 , 能不能挽救生命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黄金4分钟”内能否及时施救 。
从国际情况来看 , 美国是最早对公共场所AED设置进行立法的国家之一 , 急救车5分钟内无法到达的公共场所全部依法设置AED 。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统计 , 美国每10万人的AED设备配备数量达到了317台 , 相比之下 , 中国每10万人AED配备数量还不足0.5台 。
文章图片
四大一线城市相对走在前列 。 2006年 , 北京首都机场为了第一时间有效救治患病旅客 , 率先在T1航站楼安装了第一台AED 。 2019年10月数据显示 , 首都机场3个航站楼共安装AED设备69台 , 大兴机场安装AED设备40台 。
2016年11月开始实施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 也对提高上海社会急救提出明确要求 , 鼓励市民开展紧急救助 , 支持配置AED 。
今年 , 上海44位人大代表提交议案 , 建议市人大开展监督 , 推进政府加大AED的配置力度 。 据人大代表们的调研 , 上海在机场、火车站、地铁、公交枢纽、体育场馆、商业中心、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AED计1400余台 。 距离2016年8月上海372台的数字 , 有明显上升 , 但上升速度和幅度都十分缓慢 。 以上海全市2428.14万人常住人口来计 , 目前每10万人拥有的AED数量约为5.77台 。
2017年8月 , 广州在花城广场、广州塔、北京路、正佳广场等热门景点设置了AED , 据广州日报当时报道 , 这标志着在广州市公共场所设置AED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
从当前数据来看 , 深圳或许是表现最好的城市 。 2018年 ,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正式施行 , 将公共场所配置AED纳入院前医疗急救布局规划中 , AED购置、后续维护、更新费用等也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中 , 为AED项目落实提供法律保障 。
截至2019年底 , 深圳已完成1500台AED的安装配备 , 新一批2000台AED正在安装 , 尤其是深圳地铁所辖范围内共配备AED设备557台 , 所有车站的站厅层、站台层已实现全面覆盖 。
文章图片
配置在深圳地铁站的AED , 图源:深圳地铁官网
根据****今年10月底的报道 , 目前 , 深圳市已在机场、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安装3500台AED , 成功救治13人 , 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 , 最小的仅19岁 。
以深圳全市1343.8万人常住人口来计 , 每10万人拥有的AED数量约为26台 。
02
AED推广普及难在哪?
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 , 中国的AED市场无疑还有巨大的增量空间 。 但在医疗器械业内人士看来 , AED的推广和普及 , 大概率将会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 目前还称不上到了市场快速发展期 。
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安保科技总裁王双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介绍 , 虽然很多人都在呼吁在公共场所配备AED , 但一台机器的价格最少在2万块左右 , 主要依靠财政支出 , 各地在财政承压的情况下很难将投入重点放在这个方面 , 而且除了购入费用 , 还有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
王双卫表示 , 从当前发展阶段来看 , 公共场所的AED很大程度上仍然像一种奢侈品 , 有更好 , 没有好像也说得过去 。
03
“救命神器”有了 , 你敢用吗?
对于公众而言 , 如何提高对于AED的知晓率和使用能力 , 同样是一个大问题 。 据《北京日报》报道 , 2015年8月16日 , 301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在首都国际机场突发心脏骤停死亡 , 令许多医务工作者唏嘘不已 , 因为首都机场就配有AED , 若周围的人在第一时间及时使用 , 很可能可以挽救他的生命 。
据央视《新闻1+1》节目 , 北京市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近日介绍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 AED就是为非专业的普通公众设计的 , 经过培训的普通公众可以用 , 在120的调度下也可以用 , 但其实 , 在紧急时刻 ,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用 , 因为AED是安全的 , 而且它的指示非常清晰 , 风险非常小 。
但普通公众往往有顾忌 , 譬如考虑是否有救助的必要 , 担心自己能力不足 , 担心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等 。
陈志指出 , 抢救突发急、危、重、伤病 , 都有时间要求 , 对于最危重的疾病心脏骤停 , 四分钟以后大脑皮层开始不可逆地死亡 , 十分钟基本上生命的火车就开出站了 。 生命过站不停 , 所以必须四分钟之内出手去救 , 才能谈有多少生命可能救活 。
另一方面 , 在我国有“好人法” , 即使急救中有一些基础性错误 , 在法律上也完全免责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 ,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 不属于医疗事故 。
所谓医疗事故 , 是指由医生故意、责任心不强等主观因素导致的人身损害 。 既然有抢救 , 就会有风险和失败的可能 。 在户外、火车或飞机等医疗条件差的地方本就受到限制 , 即使义务提供抢救的医生确实没有作出最正确的判断 , 没有实施最完美的抢救操作 , 也不应担责 , 而是应得到尊重和理解 。
2017年 , 《民法总则》修订也新增了“紧急救助免责条款” ,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 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
文章图片
但陈志也呼吁 , 要通过大力推广急救培训 , 开展各种岗位培训 , 让大家掌握急救技能 , 公众也要积极参与 , 一个人一生中起码要拿出一天来参与急救技能培训 。
一位资深马拉松跑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除了要增加AED设备之外 , 目前普通市民的应急意识、知识匮乏的问题更严重 , 政府、企业、市民等各方都应该重视起来 , 推动急救技能的普及 。
21新健康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王帆)、****、健康界、四川新闻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推荐阅读
- 野菜就属它长得丑,却比香椿还鲜嫩,每年就这几天有,别错过了
- 太阳系|每年7个:来自太阳系外的“不明飞行物”正在频繁穿越太阳系
- 猝死|【健康】突然导下,瞬间死亡!重度疲劳的14个信号,5个以上马上休息
- 四川|解码四川科技丨打破国外垄断!这项技术每年救治上万名甲状腺癌患者
- 每年冬天我家就爱吃这素包子,5元钱蒸一锅,一口气吃7个
- 美国|覆盖美国南方的入侵物,每年造成1250亿损失,却在中国被广泛种植
- 过年女儿就馋这零食,不加一滴油一滴水,酥脆可口,每年都做5斤
- 鸭子如此烧,不腥不柴特别香,操作简单,我家每年吃掉几十只
- 沙子|迪拜每年花4亿美元进口沙子?全球沙子稀缺超乎你的想象!
- 世界纪录|刚生娃的70岁妈妈:我每年都在刷新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