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真相是什么?周汉民背后的真相( 七 )


文章图片

远播教育研究院携手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上海教育电视台共同打造的2018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日前在沪举办 。 这次大会汇集了国内外数百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 , 以链接全球资源 · 创新未来教育”的全球视角探讨国内创新式教育的未来发展 , 推动中外教育创新文化的交流、促进教育产业的深度合作 。
以下是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教授在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上的致辞 。
周汉民真相是什么?周汉民背后的真相
文章图片

周汉民教授发表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就在上周 , 上海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论坛 , 全世界近30位诺贝尔各奖项(主要是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者云集上海 , 这是前所未有的 。 近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还有很多顶尖的科学家 , 著名的专家学者 , 云集滴水湖畔 , 进行了一次这一时代人们多么渴求的思想风暴 , 阐释对人类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认知、关切和展望 。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 , 是诺奖获得者和青年学子的一次对话 。 我看了有关材料 , 对话的关键在于:诺奖获得者对未来的接班人有何期望?
总结起来 , 有四个期望、四个关键词 。
一、有未来的人 , 当有激情 。
二、想要有未来的人 , 应当努力坚持 。
三、在迈向未来的进程中 , 要不断地创新 。
四、有未来、有前程、有创新的人 , 应当秉持善良 。
这四个词着实感动了我 。 我认为 , 今天论坛的主题 , 就是要寻找到这样的激情 。 要有这样的坚守、要有激发创新的热情 , 但也必须要做一个实实在在善良的人 。 由此想到 , 在世纪之交 , 18年前 , 联合国对21世纪人类的教育提出了四个建议 , 也是四大畅想 , 是对教育者提出最基本的要求 。 希望他们在传承人类伟大文明之时 , 做到:1、希望年轻人学做人;2、学做事;3、学求知;4、学共处 。 这个翻译是我尝试的 , 我今天要讲一讲对这四个词的观感 。
一、学做人 , Learn to be.
无论是名校 , 还是其他学校 , 都希望以校训激励学子奋力前行 。 我非常关注大学的校训 , 最近有一所学校的校训给了我震憾 , 走进这所学校 , 看到的校训是为做人而学习” 。 我认为这个校训说到了问题的根本 , 也就是我们的教育、国际教育、国际教育的创新 , 什么是它的根本 , 起点和目的所在?我以为 , 起点和目的就是一个词 , 叫作以人为本” 。 到底是以什么为本呢?当以人的基本需求为本 , 当以人的尊严为本 。 什么是今天人的基本需求?其实人的基本需求 , 就是谋生 , 而且对于自己所谋的生有更高的期盼 。
数千年前 , 伟大的哲人亚里士多德提过又回答了这个问题 。 他问:人们为什么来到城市呢?”他回答:为了生活 。 ”他再问:为什么到城市的人要逗留在城市呢?”他再回答: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 ”由此 , 为了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 , 这就是人的基本需求 。 因此我认为 , 教育最根本的 , 就是应当服务人的基本需求 , 激发迈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和努力 。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 , 以人为本” , 不仅仅是强调人的基本需求 , 同时要强调对人的尊严的尊重 。 何为尊严”?试举一例 。 可能在座很少有人知道 , 中国有多少肢体残障者 。 中国的肢体残障者 , 比法兰西国民总数还要多 。 法国国民8000万人 , 中国今天肢体残障者8600万人 。 今天的世界已经有70亿以上的世界公民 , 而整个世界的肢体残障者大概是6亿8千万人 , 还没有包括精神残障者、智力残障者 。 由此 , 对残疾人的态度 , 其实就是对人的尊严最好的考量 。 所以上海世博会专门设立生命阳光馆”就是对残疾人基本尊严的崇高尊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