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菜篮子” 吃上“产业饭”

□本报采访人员杨晓东祁道鹏黄华
一座座移动苗床上 , 一个个黑色的穴盘内 , 一株株幼苗顶破营养基质 , 露出嫩嫩的叶片 , 阳光透过掀开遮阳网的塑料大棚 , 洒在这些小家伙胖乎乎的脸颊上 , 自动喷淋系统喷洒出的蒙蒙“细雨”滋润着菜苗,屏息侧耳 , 仿佛听到了菜苗的滋滋生长声……
10月22日 , 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禾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石新明 , 在智控育苗温棚里 , 有条不紊地指导员工打理蔬菜幼苗 。
“这边是芹菜苗 , 那边是包菜苗 , 还有洋葱、甘蓝等共20余个品种 , 再过几天就能移栽到农户那里 。 ”石新明介绍道 , 公司基地科技化的培育 , 不仅能批量育苗 , 还大大提高蔬菜后期生长的成活率与抗病性 , 这也是当地发展“菜园经济”的第一步 。
水屯镇地处驻马店市区东大门 , 距中心城区不足十公里 , 京港澳高速、新阳高速、G328国道又贯穿小镇全境 , 依靠地理与交通优势 , 瞄准城市人的“菜篮子”,着力发展蔬菜种植 , 倾力打造驻马店中心城区及粤港澳的“菜园子” , 成为该镇近年发展的一大产业特色 。
种惯了传统农作物的老把式 , 怎么改行种蔬菜?
“像禾绿这样的专业合作社 , 不仅仅是单向售卖蔬菜种苗 , 还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 ”水屯镇副镇长何国体说 , 现在镇上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 但农户们可不是“单打独斗” , 多跟专业合作社“合作” , 走订单式农业 , 销路不愁 , 还有专门的技术团队“保驾护航” 。
近年来 , 在水屯镇 , 许多像禾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样的机构 , 广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 并对周边村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 除了“吃香”的蔬菜种植 , 还有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农产品经纪人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 , 仅禾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开设的各类技术培训就有二十几期 , 一年能培训2000多人 , 助推更多农民“二次创业” 。
说起种蔬菜的收益 , 与禾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单合作的石庄村村民王万喜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普通农作物一亩高产了打粮1000多斤 , 收入不到2000元 , 还要刨去种子、化肥和人工费用 , 落到手里的净收入很少 。 而与合作社签单种蔬菜 , 技术与价格都有保证 , 每亩收益则在8000元到1.5万元 。
【|瞄准“菜篮子” 吃上“产业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中很重要的一面 , 产业优才能百姓富 。 我们镇在保证粮食种植的基础上 , 做优做强‘菜园经济’ , 并因地制宜 , 培育更多特色产业 , 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 ”水屯镇党委书记孙浩表示 。
在距禾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3公里处水屯镇王坡村的奥博农业公司蔬菜基地里 , 种植的1000多亩芥蓝、菜心和菜薹 , 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绿油油连成一片 , 通过滴管喷发出水珠,午后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彩虹”景观,几十名工人在紧张地采摘着新鲜的蔬菜,工人们不小心带翻的土壤,偶尔有懒洋洋的蚯蚓从中爬出地面 。
“这些蔬菜都经过绿色无公害的认证 , 除少量供应本地 , 大多销往广东、香港、澳门等地 , 被称为‘供港蔬菜’ 。 ”奥博农业公司董事长张卫红说 , “这些蔬菜采摘后 , 要及时放到冷库 , 通过1摄氏度~6摄氏度的低温让蔬菜进入‘休眠状态’ , 然后装入冷藏车里美美‘睡’上一觉 , 第二天一早 , 这些蔬菜就会精神百倍地出现在粤港澳的菜场上 。 ”
比起常规的蔬菜 , 这些供粤港澳的蔬菜不但具备无公害甚至绿色食品认证 , 从种植、收割到冷链保鲜配送 , 所有流程都有着严苛的要求 , 以天然生态的品质拓展奥港澳市场 , 其价格往往在每斤5元到20元不等 。 在张卫红看来 , 以后的蔬菜市场 , 是品质的竞争 , 镇上的“菜园经济”要以此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
采访中 , 张卫红说 , 现在这些供奥港澳的蔬菜主要以菜薹为主 , 但是这些采过菜薹的新鲜无公害的叶片是做脱水蔬菜的最好原料 , 不少做脱水蔬菜的厂商看上了他们公司这1600多亩的种植规模和紧邻高速路口的地理优势 , 一直想和他们公司谈合作 , 建个脱水蔬菜厂 , 但是由于用地审批的原因 , 这个项目一直不能实现 。
“如果能有3亩地建脱水蔬菜厂 , 这每亩地每年种4季 , 能产优质脱水蔬菜1600斤左右 , 按每斤15元的回收价格 , 一亩地就能多挣20000多元 , 看到这些菜叶烂到地里 , 真是心疼 。 ”张卫红说 , “希望你们给上级反映一下 , 帮助我们企业解决一下实际用地困难 , 让我们把产业链条拉得更长 , 把‘菜篮子’经济做得更强 , 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能’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