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二 )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麦克福尔看到一地无头蜂尸
不仅如此 , 金环胡蜂还长着一对锋利的下颚 , 尾部有一根长达6.35毫米的螫针 , 蜇人时会注射大量毒液 , 毒液中包含组胺类、溶血类和神经类毒素 , 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 进而会引起肝肾衰竭 , 造成血压下降休克 , 产生生命危险 。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医学资料显示 , 被金环胡蜂蜇10次以上就需要医疗救助 , 30次以上需要急救 , 在中国和日本 , 每年都有人被蜇死 , 死亡者平均被蜇过59次 。
可是哪怕只被蜇下 , 也是一种永生难忘的记忆 , 日本玉川大学昆虫学家小野正仁就曾描述 , 被日本大黄蜂蛰到时 , 感觉就像被一根烧红的钉子扎进了肉里 。
媒体放大了杀人蜂的威胁
鉴于亚洲大黄蜂是亚洲最危险的昆虫之一 , 华盛顿州农业部网站一早发出警告:
“亚洲大黄蜂的毒刺比蜜蜂更长 , 比任何本地蜂或黄蜂都更危险 。 普通养蜂防护服无法保护您免受被蜇的刺痛 , 一旦发现蜂巢 , 切勿自行尝试移除 , 立即上报 。 ”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华盛顿州农业部的昆虫学家克里斯·鲁尼也向媒体强调 , “亚洲大黄蜂的螫针可以制造人类已知最为痛苦的刺痛 , 他们锋利的下颚 , 甚至可以从人身上撕下一块肉 , 是的 , 如果它们咬了你 , 可以撕破一小块皮肤 , 它们通常用下颚捣烂其他虫子 , 嚼成肉丸来喂养幼虫 。 如果它落在你身上 , 你应该担心被它咬还是被它蜇?”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政府和专家的一番科普 , 一经媒体推波助澜 , 亚洲大黄蜂这些恐怖的特征被放大了 。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国家地理》将亚洲大黄蜂称为“地狱里来的蜂” 。
《纽约时报》不但将亚洲大黄蜂视为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 , 还搬出了它的日语名字“杀人大ズメバチ”(杀人大黄蜂) , 并称它“在日本每年至少杀死50人” 。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从此 , “杀人蜂”的骇人名号 , 就在美国不胫而走 。
对于这个夸大其词的外号 , 克里斯·鲁尼等科学家并不喜欢 。
“这个外号夸大了亚洲大黄蜂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 确实 , 我们不想被它们蜇到 , 如果你过敏 , 会非常危险 , 即使不过敏 , 多次蜇伤也会导致住院甚至死亡 , 但事实证明 , 在原产地 , 每年死于亚洲大黄蜂蜇伤的人并不多 。 ”
恐惧导致民众过度反应
可是专家已经无法扭转民众的过度反应 , 杀人蜂的外号 , 成功制造了美国人对亚洲大黄蜂的恐慌 , 哪怕这种胡蜂远在边境小镇 , 且至今只发现过一个蜂巢 , 但在社交媒体上 , 亚洲大黄蜂制造的恐惧一直在蔓延 , 形象也早已被妖魔化: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推特上 , 网友病毒式地重复同一句式: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TikTok上 , 还有网友将杀人蜂拍成了末日怪兽电影 , 新冠病毒对决杀人蜂 , 自己则没命地逃离;还有网友制作了表情包 , 表示刚刚解除隔离出门的自己 , 听到杀人蜂的消息又被一股力量吸回到屋里……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新冠病毒对决杀人蜂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更有意思的是 , 始终对戴口罩存在分歧的美国人民 , 在面对亚洲大黄蜂时意见却出奇统一 , 大家同仇敌忾 , 发誓要将其赶尽杀绝 。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谷歌搜索趋势显示 , 与一年前相比 , 在网上搜索“大黄蜂杀虫剂”的人数正在猛增 , 全美各地的昆虫专家 , 也不断接到各种咨询亚洲大黄蜂信息的电话 。
敲黑板|它上过央视《致富经》,却成了许多美国人的噩梦
文章图片
谷歌搜索趋势“大黄蜂杀虫剂”的搜索在激增
怀俄明大学昆虫学家洛克伍德认为 , 在电影电视的潜移默化下 , 许多美国人在儿时就建立起了对昆虫错误的厌恶感 , 孩子们认识的超级英雄或汽车种类 , 都比他们知道的昆虫数量多 , 公众自然知识的缺乏 , 最终导致了这种过度的恐惧 。
克里斯·鲁尼则担心 , 这种毫无来由的过度恐惧 , 会导致全美各地许多无辜的蜜蜂和其他种类的胡蜂被人们杀死 。
许多人靠亚洲大黄蜂致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