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首富:孙中山慈禧尊重他,身家是胡雪岩四倍
被低估首富:孙中山慈禧尊重他 , 身家是胡雪岩四倍 , 死后三国致敬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文 | 华商韬略 闫瑢被誉为“红酒茅台”的张裕 , 不仅曾是A股的酒王 , 还是清末实业救国的产物 。 而张裕的创办人则是一个传奇人物 , 被称为“华人洛克菲勒”的——张振勋 。张振勋生于广东大埔县 , 17岁时因灾荒只身漂泊到南洋 。 不甘陷于穷困潦倒的他 , 在雅加达一家商行当杂工 。 老板因其刻苦耐劳 , 便将女儿嫁给他 。继承了岳父遗产的张振勋 , 开了一家酒行 。 当时去酒行的人大多都有点头脸 , 张振勋通过这间小酒行 , 积累了大量人脉 , 为后来扩展商业版图打下了基础 。通过几年磨砺 , 张振勋具备了敏锐的商业嗅觉 , 在摸清时局后 , 他发现了能致富的新商机——做“买办” 。早年积累的人脉在此时有了用武之地 , 张振勋以税务承包为核心 , 在种植园等业务上投入巨资 , 从此财源广进 。 后来他的商业版图还涉及药品、金融、制造业、房地产、航运等领域 。
1890年 , 张振勋的产业遍布东南亚 , 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人首富” 。 巅峰时期 , 他的资产达到8000万两白银 , 而同期清廷财政收入不过7000万两 。他个人的收入 , 比清廷还多1000万两!而在国内被神话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 资产也不过是他的四分之一 。同年 , 他在出席法国领事举行的一次宴会时 , 听到法国领事说 , 如果用山东烟台产的葡萄酿酒 , 酒味香醇 , 不会亚于法国的白兰地 。这句话 , 为后来“张裕”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财富积累至此 , 富甲一方的张振勋却没有沉湎于声色美酒 , 而是怀着家国情怀 , 希望以实业救国的方式挽救国家 。因此 , 他多次拒绝了当时英荷属殖民地政府的封官赏赐 , 而决定将自己的事业放回到中国 。一次机缘 , 改变了张振勋的人生轨迹 , 也让“张裕”应运而生 。时任新加坡领事的黄遵宪 , 邀请他担任大清槟榔屿的副领事 。据史料验证 , 张弼士是中国第一辆拖拉机的制造者 , 第一批工业化国产机器制砖厂、玻璃制造厂、机器织布厂的创始人 。初入清廷的他 , 在奏折中要求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 并上奏慈禧太后:仿造葡萄酒 , 既“岁可省米麦之属” , 又能通过出口“取回外洋之利” 。1892年 , 张振勋投资300万银元 , 葡萄酒公司“张裕”诞生 。
当时 , 葡萄酒公司的创办是一件大事 , 所以公司之名很受重视 。 “张裕”二字由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亲题 , 冠以张姓 , 取“昌裕兴隆”之意 。 而公司营业准照 , 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清廷要员王文韶亲批 。“张裕”被寄托了以实业救国的期望 , 张振勋则呕心沥血地经营它 。1915年 , 张裕葡萄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夺得金质奖章一枚、优等奖三枚 。同年 , 美总统威尔逊在白宫接见张振勋 , 纽约时报因其资产雄厚和乐善好施的品性 , 称他为“华人洛克菲勒” 。尤为特别的是 , 张振勋在面见慈禧太后时还享有免跪特权 , 被加头品顶戴 , 补授太仆寺卿 。也正是这位被清廷看中的人 , 在看到清政府即将垮台之时 , 选择帮助孙中山先生开展民族革命事业:他支持儿子张铁君参加同盟会 , 并暗示南洋所属各企业 , 要对在海外进行民族革命活动的革命党人给予大力支持 。张振旭死后 , 除中国政府外 , 遗体运回家乡安葬时 , 途经新加坡、香港时 , 荷、英政府均下半旗致哀 , 香港总督亲临凭吊 。你对张振勋有什么评价呢?——END——
推荐阅读
- 穿搭日记|适合研究生报考, 严峻被低估实力的几所院校
- 前珠海首富梁家荣事发,世荣兆业震荡引关注
- 商贸城有未来吗?
- 拼多多一夜大涨1000亿:80后黄峥,登顶上海首富
- 能让你做首富,就能收回去
- 两个中国首富,他们都在这个地方栽了
- 戏说健康|安徽一所低调的大学, 王牌专业全国着名, 只因身处四线城市被低估
- “中国首富”卖水难,农夫山泉还有多少想象空间?
- 为何世界首富资产始终停留在千亿,达不到万亿
- 被严重低估的实力担当,张三丰称其“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