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星空0916|北宋名臣多学者
【历史的星空0916|北宋名臣多学者】翻阅史书 , 可以发现北宋一朝的很多名臣 , 同时在学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 。 既为名臣 , 又是学者 , 本不为奇 , 但人数之多之密集 , 北宋一朝可谓历代之最 。 许多人政绩、学问不仅名噪于当世 , 而且又深远影响于后代 。
文章图片
欧阳修
欧阳修官至参知政事 , 是庆历年间有名的谏官,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宋代文坛领袖 。 他自撰《新五代史》 , 又与宋祁等合撰了《新唐书》 , 他还是我国金石学的开山祖师 。 范仲淹是“庆历新政"”的首领 , 他训通《六经》 , 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 , 传颂千古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出自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 被列宁称作:“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官至宰相 。 他进行的“熙宁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之一 。 同时他又训释《诗经》、《尚书》、《周礼》号称“三经新义” , 还著有《字说》一书流传后世 。 “元祐党籍”的首领司马光 , 在政治上是王安石的反对派 , 他拜相不到一年便把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全面废除 。 但他在做学问上却颇有作为,用了19年的时间呕心沥血编撰了我国史学史上最负盛名的编年史巨著一《资治通鉴》 。 苏轼官至瑞明殿翰林,侍读学士 , 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书法家,其著书甚丰,有《论语学》、《书传》、《东坡集》等9部大作传世 。
文章图片
范仲淹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北宋一朝是政治、经济、史学、文学、艺术 , 乃至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杰出人才最密集的时代 。 明朝内阁首辅徐有贞说:“宋有天下三百载 , 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 , 而人才之盛则过之 。 ”仅以仁宗前后几十年时间论 , 其出类拔萃、彪炳史册者不下数十人 。 如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包拯、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晏殊、宋祁、曾巩、黄庭坚、秦观、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苏颂、沈括..... , 都在不同领域内为我国文化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据不完全统计,北宋167年的历史 , 出现了近百位有名的大臣 ,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既有可称道的政绩 , 又有卓著的学术成果 , 是一群典型的学者政治家 。
文章图片
司马光:《资治通鉴》
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 这与北宋重文轻武政策有关 。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 , 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王朝频迭的教训 , 按受宰相赵普的建议 , 利用“杯酒释兵权” , 解除了军事将领的职务 。 从此 , 朝廷不再任命武官担任州郡的地方长官 , 而改派文臣掌管一切军政大权,北宋朝廷自然就成了“文官政府” , 文气也便浓厚起来 。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 是北宋发展和完善了隋唐以来的科举选官制度 。 北宋一朝,堪称中国封建史上知识分子扬眉吐气的黄金时代 。 北宋科举制比唐代发展得更为完备、公平 , 比之明清已走向僵化腐朽的八股取士更不可同日而语 , 科举制度在北宋达到了所能达到的最合理阶段 。 在当时除了一部分官僚世家子弟可以因“恩荫”得官外 , 只有考中进士的人才可以被授予官职 , “学而优则仕” 。 这样 , 学问和官职密切联系起来 。 科举制以“机会均等”的方式 , 为他们提供了公平进取的可能性 , 因而大批卓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表现出极大的才能和创造性 。 再次,北宋一朝积贫积弱 , 财政匮乏 , 辽和西夏的威胁 , 一直是困扰北宋统治的难题,于是“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元祐更化”等变法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为了阐述自己变法改革的必要性 , 就必须钻研经学、史学、文学 , 从而为自己的变法改革提出理论根据 。
推荐阅读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源自于历史的塑造和推动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 庐山历史上的今天 - 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