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刘联盟(7)必争之地》
19读《孙刘联盟(7)必争之地》关于刘琮加入曹操集团一事 , 《三国演义》按“降操”来解释 。 刘琮的“降操”与关羽的“降操” , 在程序上和实体上具有同质性 , 都表现为当事人从一个政治集团转移到另一个政治集团 。 假如关羽的“降操”被解释为“降汉” , 那么刘琮的“降操”也应按“降汉”来进行解释 , 并且也应该得到大肆赞扬 。 事实上 , 刘琮的“降汉”更具有实质性意义 。 据《三国志·刘表传》记载 , “太祖以琮为青州刺史 , 封列侯” 。 《三国演义》虚构的“操贼”杀死刘琮的情节 , 无法用曹操的政治逻辑来解释 , 即使不读《三国志》等东汉历史著作 , 也会对这一情节发生怀疑 。 刘琮一投降曹操就被曹操杀掉 , 这样的情节设计 , 既无法用逻辑来解析 , 也无法用情理来说明 。 历史小说允许虚构 , 但不能让活人死在凭空虚构的时间表上 , 换言之 , 编造刘琮死亡情节等于篡改历史人物的死亡顺序 。据《后汉书·刘表传》 , 刘表有“二子 , 琦、琮” , 也就是说刘琮有一个长兄刘琦 , 《三国演义》提到刘表“新娶其妹”(娶蔡瑁的妹妹) , 这说明已经长大成人的刘琮非蔡夫人所生 。 假如刘琮系刘表新娶的蔡夫人所生 , 那么刘琮充其量是一个幼儿 , 但事实是刘琮早已成人 。 一种意见认为 , 刘琮系蔡夫人所生 , 持这种看法的人可能忽略了《三国演义》关于“新娶其妹”的表述 。 由于刘表的婚姻状况不清晰 , 因而不能断言刘琦和刘琮是同胞兄弟或同父异母兄弟 。 《后汉书》提到刘表“初以琦貌类于己 , 甚爱之 , 后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 , 蔡氏遂爱琮而恶琦 , 毁誉之言日闻于表” 。 刘表“甚爱”长子刘琦的基础是“长得像老爸” , 平心而论 , 虽然“类于己”与“甚爱之”不形成因果关系 , 但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貌似合乎情理 。 刘表“新娶”蔡夫人之后 , 蔡夫人为了修正刘表的态度开始发动舆论攻势 , 刘表“每信受焉” 。 看来蔡夫人的宣传是很厉害的 , 蔡夫人的宣传“日闻于表” , “表”则呵呵大笑照单全收 。 至于蔡夫人针对刘琦设计的“毁誉之言” , 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也找不到相应的记载 。刘琦和刘琮在对待刘备集团的态度上差异很大 , 刘琦站在刘备一边 , 这可能和刘琦在逆反心理驱使下要和蔡夫人对着干有关 。 刘琦听了诸葛亮的鬼话移师江夏 , 其实移师江夏是下策 。 远离荆州 , 对长子刘琦最为不利 , 其效应相当于扶苏离开咸阳移师上郡 , 此其一;蔡夫人“不能容”是刘琦的臆想 , 缺乏具体事实的支撑 , 此其二 。 假如诸葛亮是负责的 , 诸葛亮一定会向刘琦了解有关“不能容”的细节并且就移师江夏一事作出客观评估 , 但是诸葛亮没有这样做 。 委托人和被委托人之间的谈话要旨 , 是寻找真相 , 这类谈话的大部分时间将用于构筑完整的事实拼图 。 委托人说什么 , 被委托人信什么 , 这样的被委托人是别有用心的 。 刘琦移师江夏 , 最终的受益人是刘备 , 受害人则是刘琦自己 。 “建安十四年 , 刘琦病逝” 。 建安十四年 , 与赤壁大战仅相隔一年 。 当时刘琦最应该做的是领先一步“降操” , 先把性命保住了再说 。
推荐阅读
- 3天内8地检出阳性!关于冷链食品 这几点要警惕
- 关于蒙古送的三万只羊,你可能还想知道这些
- 3天内8地检出阳性!关于冷链食品,这几点要警惕
- 冷链物流|3天内8地检出阳性!关于冷链食品,这几点要警惕
- 养老金|40,50下岗工人办理三年免缴养老金还安排工作岗位吗?
- 关于Dominion的背景
- 关于东京博士的观点,稍微说道一下
- 关于盈利者的思维模式,你一定要知道的三个公式!
- 案件侦办|关于公开悬赏通缉在逃犯罪嫌疑人的通告
- 支付宝、微信的国有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