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乘风破浪的北斗,物流再难被偷梁换柱( 二 )


设备具有在途突发事件实时告知、响应用户主动查询、自动休眠与唤醒、远程修改配置等功能 , 根据用户需要报告货物所在位置、安全状态和各类传感信息 。与物流相关的所有的人如货主、海关、检疫、边检、船公司、码头、收货人等 , 都可以对在途货物进行实时监控 。
设备的应用场景也十分广泛 , 例如冷藏箱可以监控温度 , 危险品可以监控烟雾 , 军用物资可以监控位置 , 快递箱上装一个终端可以监控贵重物品等 。
山区、边远地区、江河、海上等没有移动基站的环境下 , 无法实现实时信息交互 。包起帆团队将融合定位和通信两大功能的北斗卫星的星地交互技术引入监控系统 , 轻松解决了这一问题 。
此外 , 包起帆团队还创建了“移动互联网+云平台+NFC封条+智能手机”为架构的电子封条新系统 , 以智能手机取代了专用手持机和固定式读写器 , 在大幅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 , 通过数据分布式存储解决了真实性问题 , 提升了用户数据采集、融合和共享的能力 。
简单来说 , 就是手机在手 , 物流信息实时监控 。
手机施封、解封演示
如视频中所示 , 操作简单明了 。首先对集装箱进行施封(NFC电子封条已被嵌入锁内) , 随后只要在手机登录账号密码 , 通过手机识读封条 , 就可以实时看到自己关注的物流信息 。用户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只是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登录账户即可 。
在整个过程中 ,NFC电子封条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NFC即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简称 , 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比如手机)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 。
包起帆团队将NFC标签置入机械封条 , 利用NFC全球唯一身份 , 结合封条使用时的操作记录 , 系统自动比对电子封条的信息 , 确保了电子封条的唯一性 , 彻底改变了集装箱运输中机械封条容易被仿造的缺陷 。并且 , 新发明的NFC电子封条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 , 生产成本低至2 元/个 , 仅为国际惯例中使用的RFID封条价格的1% 。
而过去的集装箱物流监控系统 , 需要专用手持机和在世界各地的码头大门、桥吊、仓库大规模布设读写器 , 成本高且实际操作麻烦 , 还要用专网才能运行 。
物流|乘风破浪的北斗,物流再难被偷梁换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集装箱NFC电子封条使用流程和信息流向
加入国际标准制定 , 开始掌控 “游戏规则 ”
虽然与GPS具备相同定位功能、且具备卫星通讯功能 , 我国的北斗系统长期被隔绝在国际标准之外 。最大的难题是 , 以集装箱为代表的物流是全球化营运的 , 没有国际标准的引领 , 就无法将中国的创新推广至全球 。
在港航界国际标准的制定中 , 发达国家长期掌控“游戏规则” 。货运集装箱国际标准中涉及的卫星定位内容由美国牵头起草 , 只用GPS定位系统 , 且卫星定位系统的国际惯例也长期由GPS垄断 。尽管我国集装箱生产量、运输量、吞吐量均已为世界第一 , 但遗憾的是 , 在集装箱物流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中鲜有中国的声音 , 更难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新技术进入国际标准 。
货运集装箱的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04 货运集装箱”技术委员会制定修订 , 该委员会成立于1961年 。委员会拥有一大批来自各国的资深专家 , 集装箱物流跟踪所涉及的无线射频技术(RFID)位于信息化的前沿 , 涉及各国利益之争 , 所以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权的争夺十分激烈 。我国1979年恢复在该委员会成员国地位 。
根据科研成果 , 包起帆团队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且成熟的物流跟踪与监控系统 , 并将这套系统逐步加入该领域的国际标准 。但是 , 这个过程障碍重重 。
国际标准制定流程分为八个阶段 , 通常需经历3~6年的时间 , 甚至十几年 。确定新的集装箱RFID国际标准需要多方协调 , 使其制定、审议、发布比其他标准难度更大 。由于中国首次参与该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 , ISO18186标准提案起初并不被国际同行接受 , 项目组首轮申报就在投票环节失败 , 发达国家几乎都投了反对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