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成本几十终端售价上万,医美江湖“三巨头”高毛利能持续多久?( 三 )


但问题是 , 厂家的高利润空间是否可以持续呢?价格战似乎已有端倪 , 今年5月 ,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公开场合呼吁“停止恶性竞争” , 呼吁企业不要“互相诋毁” , 或采用价格战的方式破坏玻尿酸行业的“生态” 。
昊海生科认为 , 玻尿酸产品的定价是有比较稳定的标准和价值尺度的 , 尽管品牌日益增多 , 但真正拥有高效的生产能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多元的市场营销及专业的医学团队的品牌还是少数 。
而智研咨询则认为 , 下游终端市场的价格战将向上游传导 。 行货水货并存状况下市场竞争激烈 , 叠加中游医美服务机构竞争格局分散 , 同质性强 , 终端打折促销吸引流量行为普遍 , 对上游造成一定的价格压力 。
“三巨头”销售费用占主导 , 研发费用偏低
赵燕表示 , “一家高科技公司就应该是一家高毛利率的公司 。 ”
值得注意的是 , 如此高的行业毛利 , 并未带来碾压其他行业的净利率 。
2019年 , 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三家的净利率分别为31%、23%、53% 。 从财务报表可以发现 , 吞噬利润的“元凶”就在于营销费用 , 而非体现医美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研发费用 。
2019年 , 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8%、34%、13.84% 。 即便是行业龙头华熙生物 , 每年都要在销售环节砸下重金 , 2019其营销费用达到5.2亿元 , 同比大涨83% 。
相较于销售费用 , 同期的研发费用则显得“少得可怜” 。
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2019年的研发费用 , 仅为9400万元、1.16亿元、4900万元 。
其实 , 对于医美厂商来说 , 抓住消费者的痛点 , 研发出更受欢迎的、独创性的产品 , 是发展关键 。
以爱美客为例 , 其具备国内市场目前唯一获批的用于颈纹修复的玻尿酸产品“嗨体” , 市面无竞争对手 , 价格坚挺 , 还有唯一获批的面部埋植线产品 。 不过 , 也有市场人士担心 , 由于爱美客不生产原料 , 在原料端将受制于华熙生物等企业 , 此外 , 随着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 爱美客在产品端的先发优势可能会被削弱 。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 国内玩家也已意识到 , 差异化的产品技术 , 才是突围的关键 , 它们也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
昊海生科相关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 为了不断向消费者提供具有差异化功能的玻尿酸产品 , 公司在医美领域储备了多个在研项目 , 包括新一代有机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无痛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等 。
而爱美客、华熙生物则在进行肉毒素等新产品研发 。 有市场人士猜测 , 随着技术的成熟 , 肉毒素或将成为医美厂商的下一个“必争之地” 。
垄断玻尿酸原料生产 , 如何争夺产业链主导权?
从玻尿酸产品端再往上游走 , 便是原料端 。
事实上 , 中国已将玻尿酸原料的主导权紧紧握在了自己手中 , 而山东几乎垄断了这个行业 。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2019 全球及中国透明质酸(HA)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示 , 2019年全球玻尿酸原料销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 分别是华熙生物(39%)、焦点生物(13%)、阜丰生物(9%)、东辰生物(8%)和安华生物(6%) 。 这五家企业的市占率总和(CR5)高达75% , 且全部来自山东 。
其中龙头企业华熙生物 ,2020年通过并购揽获行业第四的东辰生物(佛思特)8%市场份额 , 市占率已近行业半壁江山 。
据华熙生物的招股书披露 , 近三年原料业务的毛利率在70%-80%之间 。
实际上 , 虽然我国几乎垄断全球玻尿酸原料出产 , 但在玻尿酸产品这一环节 , 我国出厂价与海外相关厂商相比 , 并无价格优势 。 我国消费者并未因身处原料产地而得到更优惠的价格 。
从终端产品领域来看 , 国内玻尿酸产品占比则不敌国外厂家 。 尽管占据了玻尿酸原料端的巨大优势 , 但在终端产品领域 , 由于国内医美行业起步较晚 , 国内玻尿酸终端产品市场依旧以美、韩、瑞典等进口品牌产品为主流 , 占据约68%的市场份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