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起点与终点在西藏边防和陆军工程大学间变换,背后意味深长( 二 )
天山下、博湖边 , 月光中 , 军营里 。徐杨洋带着亲人和战友的嘱托来到他向往已久的军校校园 , 开启研究生的学习生涯 。
徐杨洋来自驻新疆巴州某部 , 在采访人员印象里 , 这个活泼开朗的大男孩喜欢唱歌 , 一笑就有两个大酒窝 , 聊到边疆的人和事 , 眼神里就有光 。他常年埋头于部队通信建设 , 这次上研究生 , 他还是选择了电子信息专业领域 。他说 , 我就是想回去能更加拓展专业领域在部队的应用空间 。
“少一些功利安逸 , 多一些坚持与坚守 。”如今的徐杨洋课余常抱着从边疆带来的吉他哼上几首 , 这动人的旋律 , 似乎在为他和他的同学们的未来而歌唱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韩旭教员团队为边防官兵研制的拆装式自供能保温方舱 。张 华摄
他们带着服务部队的使命而去——
边防官兵守护高原 , 我们守护他们的梦想
转辗3800多公里 , 穿过片片云海 , 参谋张晓博所在的调研组终于来到西藏某部 。还没来得及整理行李 , 强烈的高原反应就让这个一米八五的大个子头痛胸闷、心慌气短 。
这是张晓博第一次上高原 。9月14日 , 他所在的陆军工程大学调研组代表该校与西藏军区签署《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 , 旨在搭建“机关—院校—部队—专家—学员”一体化育人平台 , 探索建立贴近部队、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规律的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 。
离开拉萨第3天 , 准备前往西藏某部的调研组成员李杰就接到了西藏军区某部参谋刘义的电话:能否请你们派出专家帮我们培训一支无人机操作手队伍?
当晚 , 李杰就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 , 组织专业力量 , 计划尽快开展一期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 还就后续依托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常态化为部队开展线上培训和技术支持做出了安排 。“当时感觉部队期盼很迫切 , 这种期盼是对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渴望 。”调研组成员曹天威说 。
教员胡永江从事无人机领域研究多年 , 这几年 , 他带领团队数次上高原将某型无人机技术运用于基层部队训练中 。在他们看来 , 无人机能有效助力部队战场态势掌控、数据分析处理和飞行指挥调控等能力形成 , 同时对无人机领域相关科研课题攻关提供有效支撑 。
睡好住暖 , 对于常人来说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 但对于高原官兵来说是一种渴望 。为了将这种渴望变为现实 , 连续3年 , 51岁的教员韩旭和他的团队7次上高原 , 为的就是让官兵们睡好住暖 。
从军十余年 , 边防战士葛修鹏亲历了连队驻训条件的变化:此前 , 连队住的是帐篷 , 夜里需穿着棉衣钻睡袋、再盖被子大衣 , 依靠煤柴炉取暖 。如今 , 在新型保温方舱里 , 晚上盖一层单被就能睡得很舒服 。
让官兵们睡眠条件发生“巨变”的是韩旭教员团队研发的“拆装式自供能保温方舱” 。这种保温方舱安装简单 , 利于战备 , 自带光伏发电 , 保温性能优越 , 即便外面是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 , 方舱内亦是温暖如春 , 赢得官兵纷纷点赞 。
高原公路海拔高、距离长 , 路况复杂 , 施工作业难度大 , 常常一边是壁立千仞 , 一边是沟深崖陡 , 车行人走 , 步步惊心 。连续多年 , 教员邵飞和他的道桥团队数次上高原 , 开展边防公路养护数万米 , 同时根据部队所需开展道路应急抢通保通 。
采访中 , 邵飞讲述了一段抢修巡逻桥的经历:在某高原防区 , 因雪水融化 , 边防巡逻桥水毁严重 。缜密论证后 , 邵飞所在道桥团队大胆创新设计了一种基于合理导流堤的公路钢桥方案 , 架设快桥基稳 , 保证了桥梁长期安全 。
“到边防一线 , 最大的感受是科技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紧迫性 , 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用军事斗争准备牵引学科建设方向的决心和信心 。”邵飞说 , 和平的阳光离不开边防军人的默默坚守 , 这坚守中有奉献 , 更有渴望 。他们甘愿睡地窝子 , 也渴望住上温暖的营房;他们甘愿徒步丈量边防 , 但更渴望巡边踏上“风火轮”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科技充盈他们的渴望 , 让渴望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