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除了点赞“中国好邻居” 我们还能从这件事上 受到哪些启发?

近日,一则带有温度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浙江宁波孤寡老人苏美云去世4年后突然冒出超百万元的遗产,更让人意外的是,遗产的一半被分给了邻居徐惠明 。原来,老人早年丧偶且无儿无女,徐惠明照顾老人30年之久 。老人生前申请过一处宅基地,去世后因拆迁产生百万遗产 。在法院的调解下,徐惠明成为遗产最大受益者 。
网友纷纷点赞这是“好人有好报” 。那么,社会学者和老年问题专家如何看待这样一起温情的事件呢?
事件:
扶养孤寡老人30年 他获老人半数遗产
据报道,徐惠明与苏美云是邻居 。苏老太早年丧夫,膝下无儿女,侄子远在外地,老人也不愿离开家乡,就一直一人生活 。因为住在隔壁,徐惠明便常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0世纪90年代初,徐惠明见老人房子出现坍塌,将老人接到家里照顾直至2008年房子拆迁,徐惠明帮老人在村里租了房子 。4年后,徐惠明还出钱将老人送到养老院,直至2016年老人去世 。
作为村里无房的孤寡老人,苏老太生前曾申请过80平方米的宅基地用于建房,但在老人去世后的第二年才批准下来 。2020年,这块宅基地又被拆迁,可以获得上百万的拆迁补偿款 。徐惠明所在村的村主任建议他向法院提起继承诉讼 。宁波江北法院受理了该案,并在慈城山东村对案件进行现场调解 。最终,徐惠明分得老人一半的遗产 。法官张海娟解释:“老徐照顾了苏老太30多年,时间跨度较长,实属不易,应予褒扬 。”
社会学家:
社会应成立老年问题服务机构
采访人员看到,在网络上,多数的网友认为,邻居照顾老人的行为值得称赞,这个邻居做到了很多儿女都做不到的事 。那么,除了点赞“中国好邻居”,大家还能从这件事上得到哪些启发呢?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思宁接受采访时说:“这个例子中,老人信任这个邻居,甚至产生了亲情 。邻居扶养老人,对于老人这30年的人生抉择提供很多帮助,这样的行为值得称赞 。”张思宁表示,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能力会逐渐下降,对于社会上的新事物更缺乏了解,需要较年轻的人来替他做一些选择 。但是对于儿女常年在外或者无儿无女的人来说,生活会很被动 。随着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应成立老年问题服务机构,针对老年人日常的如陪伴老人看病、买东西、投资理财、生前遗嘱等进行针对性的服务,这样的机构可以提供有偿服务,最后政府部门要参与进来加强对机构的管理,增加可信度 。
老年问题专家:
提醒订立遗嘱要规范才有效
沈阳市夕阳公益遗嘱服务中心主任、法学专家赵旭说:“正常的话,如果写遗嘱,遗嘱属于指定继承,老人指定给任何一个自然人都可以,包括给国家 。这个案子中,老人在世期间与徐先生的(遗嘱)协议不规范,不属于法定的遗嘱 。法院对此事的处理,部分因素是考虑到徐先生照顾苏老30多年实属不易,给予的褒扬 。”
【老人|除了点赞“中国好邻居” 我们还能从这件事上 受到哪些启发?】赵旭说,由于诸多原因,很多老人在晚年被照顾、扶养,甚至养老送终、处理后世的不是自己的子女,而是邻居、同事、社会爱心人士,有些老人在订立遗嘱时将财产分给了照顾自己的人,可是由于订立的遗嘱不规范却没有成行 。赵旭提醒市民,在订立遗嘱时一定要规范,要到有资质的机构去办理遗嘱手续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采访人员 吴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