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拼购」的江湖争霸战
近期 , “拼团”刷爆了朋友圈 。
从果蔬到生鲜 , 从美妆护肤到奢侈品护理 , 拼团的种类不断外延 。 诚然 , 不少用户对拼团早已轻车熟路 , 但“拼一切”却是实实在在的刚刚发生 。
根据艾媒咨询分析 , 社区团购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 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元 。
在这场万物可拼的风潮与巨大市场诱惑下 , 互联网大厂们也已放开缰绳、策马狂奔 。
先来看美团对社区买菜市场的布局 。
2019年1月 , “美团买菜”上线 。 2020年7月7日 , 美团优选在成都、济南、武汉、佛山等地上线 。
而美团买菜与美团优选的主要差异 , 在于美团优选由团长组织拼购 , 而美团买菜却是“APP+便民服务站”模式 。
但无论最初的买菜 , 还是新上线的优选 , 两者都主要围绕“社区买菜”展开 , 方式都是团购 。
本文插图
不仅如此 , 近日美团内部将“社区团购”定为公司的一级战略项目 , 买菜将是继餐饮外卖、到店及旅游两大业务之后 , 第三架营收马车 。
虽然 , 当下三驾马车雏形方显 , 但这不妨碍我们从业务上一探究竟 。
【互联网|「拼购」的江湖争霸战】
根据财报 , 美团2019年全年实现总营收975亿元 。 其中 , 外卖、到店及旅游、新业务应收分别为548亿元、223亿元、204亿元 , 占总营收比分别为56.2%、22.9%、20.9% 。 2018年同期 , 三者分别为381.4亿元、158.4亿元、112.4亿元 , 占总营收比分别为58.5%、24.3%、17.2% 。
而到2020年上半年 , 美团餐饮外卖收入240亿元 , 占总营收比为57.9%;到店及旅游业务收入76.4亿元 , 占总营收比为18.4%;新业务及其他收入98亿元 , 占总营收比升为23.6% 。
根据财报 , 新业务主要包括美团闪购、美团买菜以及共享单车 。 包含美团买菜在内的新业务营收增速最快 , 从2018年的17.2% , 至2019年的20.9% , 再至2020年上半年的23.6% 。
显然 , 美团不会放弃买菜这块到口的肥肉 。
日前 , 更有消息爆出 , 美团将加码一个名为“美团团节社”的新项目 , 是为社区团购整合、引流之用 。
新业务营收占比逐年增加 , 近期频频动作 , 无不暗示美团要在社区团购赛道“大干一场” 。
不止美团 , 近期拼多多也低调上线了“多多买菜” 。
本文插图
粗略来看 , 多多买菜与美团优选有些相似 , 都为社区用户提供服务 , 采用“预定+自提”的模式来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 此外 , “团长”在拼团中举足轻重 。 在美团 , 团长不仅起到社群运营管理、推高用户粘性作用 , 还要肩负社区地推引流的作用;多多团长则更多的是服务与管理的作用 。
但美团买菜与多多买菜的不同也显而易见 。
其一 , 美团优选是前置仓模式 , 多多买菜属平台模式 , 前者属于重资产 , 后者则是轻资产 。 从合作关系来看 , 前置仓更似美团自营 , 而开放平台则更似与机构的合作 。
其二 , 二者禀赋优势不同 。
敢于做前置仓的美团 , 其优势在于下游供应链能力 , 这包含物流配送、以及仓储运营能力 。 而拼多多的优势则在于上游供应链能力:通过新品牌计划、农货上行等助农举措 , 拼多多已经在农货上游供给侧端形成了直采、拿货等价格优势 。
抛开两者 , 聚焦社区团购买菜行业本身 。
不止电商新势力 , 即便传统电商 , 对拼购的热情也与日俱增 。
以苏宁为例 , 2016年 , 苏宁拼购正式上线 。 2018年7月 , 苏宁拼购独立App上线 , 同年8月8日 , 苏宁设立拼购日 。
推荐阅读
- 京东|互联网巨头集体打“骨折”?仅仅两天时间,市值蒸发超2万亿
- |“这3张纸”别随手扔,不然可能带来麻烦
- 反垄断|互联网反垄断:尊重行业特性以促其行稳致远
- |互联网快报丨签约方回应汪涵直播带货翻车:这是假的
- 娱乐大起底|成立5年首次盈利,7亿用户赚4.6亿,成为中国第4大互联网公司
- 互联网|打工人,你为「11.11」贡献多少?
- 监管|监管层发声,互联网时代不能丛林狂舞,金融创新须戴好“紧箍咒”
-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工业互联网初创公司?
- 互联网|九江产业互联网总部园区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谢来发出席
- 互联网|重拳连出 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