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他们扎根数十年,见证罗湖巨变,也深切感受到罗湖营商环境蒸蒸日上( 三 )
相关负责人表示 , 闻泰科技华南总部预计将提供4000个就业岗位 , 集聚中高端专业人才 , 加快罗湖区5G产业链生态打造 , 有助于带动罗湖实现5G终端设计、产业链把控、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研发、基础科学研发的有机整合 。 实现百亿级销售规模 , 通过集聚产业人才 , 创新发展 , 有利于带动国内外各类5G及物联网协同产业资源向罗湖靠拢 , 进一步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 长期看可通过集聚产业在罗湖形成5G和半导体产业千亿级高地 。
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立项到落地罗湖仅用了20天
被“深圳速度、罗湖服务”打动了!
招商大会上 , 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安诊断”)将迪安诊断南方总部落户在罗湖 。 据了解 , 迪安诊断成立于2001年 , 是国内最大的连锁化独立医学实验室之一 , 为全国超过20000家医疗机构、超过2.5亿人提供体外医学诊断服务 , 2019年的业务规模84.5亿 。 该项目是集医学诊断中心、专业冷链物流 , 生物样本存储、国产化商业转化平台、科研服务为一体的医疗产业布局 。
谈及选择罗湖的原因 , 迪安诊断高级副总裁沈立军表示 , 项目于2020年8月才确认立项 , 9月份才开始着手落地计划 , 从立项到最终在罗湖落地并签约只用了20天 。 “罗湖区‘只要有一点希望就绝不放弃’的执著 , 以及‘罗投控’亲自上门服务企业的专业与热情 , 使得项目加速进展并顺利签约 , 这就是深圳速度、罗湖服务 , 点赞罗湖区政府的专业、热情与为企业着想的服务精神 。 ”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 为了加速项目落地进程 , 深圳市罗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娟 , 上门服务企业 , 去迪安诊断总部杭州进行实地说服 。 在迪安诊断总部参观时拿出自制的“项目落户可行性报告” , 有理有据地介绍了项目落户罗湖的优势、产业基础、优惠举措 , 甚至连投资方衣食住行、孩子上学问题都考虑在内 , 真的是既“硬核”又非常人性化 , 彻底感动了迪安 。
迪安诊断计划配合罗湖区医改“三名工程”计划 , 在罗湖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医学诊断中心” , 在检验+病理+精准医学等学科建设方面搭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平台 , 特别是通过搭建临床质谱平台 , 引进全球质谱顶级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 , 将临床质谱打造成继基因测序之后下一个“精准医学”领域的颠覆性应用 。
谈及落户罗湖的信心和未来愿景 , 沈立军显然对罗湖的城区价值非常看重 , 他表示 , 罗湖区是深圳市最早的建成区 , 毗邻香港 , 第三产业发达 , 拥有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 。 2020年伊始 , 罗湖区全面改革企业服务工作体系 , 修改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 优化安商引商政策举措 , 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等都给了迪安诊断落地华南区域总部很大的信心 。 “围绕大湾区医学诊断中心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 , 吸引上下游产业聚集 , 预计为罗湖区撬动百亿产业增加值 , 贡献上亿税收 。 ”
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家门店就开在罗湖
总部将打造大型时尚、文化、科技、体验中心
“1997年7月 , 八马茶业在深圳罗湖区注册成立 , 并在桂园路开设了第一家八马茶业门店 。 到今天23年 , 八马第一家门店——桂园店仍在运营 , 成为八马与罗湖结缘的历史见证 。 ”10月22日 , 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罗湖区政府签约 , 宣布计划投资10亿的八马茶业总部项目落户罗湖清水河片区 , 并将打造成集观光、餐饮、文化、展览为一体的大型时尚、文化、科技、体验中心 。 该公司总经理吴清标表示 , 这是八马茶业与罗湖城区20余年情感所结的果 。
八马茶业源于百年前的“信记”茶行 , 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品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 , 八马茶业全国门店已超1800家 , 渠道规模在业内位居第一 , 具有跨区域经营、全茶类渗透的能力 。 谈及将总部落户罗湖的原因 , 吴清标表示 , 罗湖的产业、技术、交通、人才等区位优势都很好 , 能很好地支撑八马茶业后续的长远发展 。 “罗湖区的营商环境透明 , 企业有活力 , ‘服务型政府’的定位让我们对罗湖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 。 ”
推荐阅读
- 股票|三季度收益冠军源乐晟唯一重仓股露头,哪些公司被他们看了又看?
- 品牌观察官|小霸王退市、南方黑芝麻“糊了”,传统国货衰落背后的品牌反思
- 南方周末|万亿网贷大洗牌:行业人士称遇到了天花板,牌照价值远不如从前
- 微知财经|偶像化,供养与粉丝经济,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怎么看?
- 南方都市报|工业数据需重构治理体系,超半数企业怕泄密、失去数据控制权
- 南方PLUS|广东出台方案打造大湾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示范区
- 南方都市报|被申请破产的小霸王:多次被列为老赖,背后投资方陷欠款风波
- 南方都市报|对标世界一流石化园区建设,“惠州速度”见证奇迹
- 中新网|每月还债上亿,黑芝麻有点“糊”了?
- 央视新闻|同比增430%!南方城市成暖气片销量增长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