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安然|秦统一六国过程中哪国最难打

秦国统一六国的大业中 , 最难打的莫过于赵、楚两国 。 其余魏、韩、燕、齐四国 , 均在吹枯拉朽的势头之下弹指而定 , 唯有赵国与秦互有胜负得拉锯了多年 , 也只有在对付楚国时 , 秦国才倾尽全力出动了60万大军 。
赵国是战国中后期崛起的后发强国 , 通过赵武灵王在军事层面的胡服骑射改革 , 赵国军事实力剧增 。 赵武灵王甚至一度萌生过依仗强大的骑兵机动部队 , 避开易守难攻的函谷关 , 从北部突入关中平原灭亡秦国的战略计划 , 这是何等的豪气!此外 , 影响战国末期军事动向的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 秦赵各占一半 , 可见秦赵对决在秦统一六国中的关键性地位 。
秦、赵长平之战打到白热化阶段时 , 秦国不仅派出了战神白起和全国的部队 , 而且征发了河东地区所有15岁以上的男子投入长平战场 。 赵国这边 , 迫于国内农耕经济的短板 , 外交上又因前些年的五国伐齐难以获得齐国的粮食援助 , 在廉颇拼消耗对峙战略难以为继的情况下 , 才不得不更换主张进攻的赵括指挥军队 。
此战虽然以赵国战败告终 , 但单从战场杀伤的对比来看 , 秦、赵双方伤亡数字都在25万上下 , 白起杀死的45万赵军中有20万是投降后被设计活埋坑杀的俘虏 。 所以 , 长平之战赵国很大程度上是败在了后勤粮食供应和外交上 , 军事对决层面胡服骑射的赵军完全不逊色于秦国的虎狼之师 。
可就是这样死了45万壮丁、国内户户挂孝的“残血”赵国 , 在接下去的邯郸之战中 , 仍然凭着一批“娃娃兵”打败了秦军 。 并且 , 在随后燕国倾举国之力的趁火打劫中 , 打败燕军甚至差点将燕国反杀 。 秦国最后的灭赵之战 , 李牧率领的赵军仍然屡次在战场上重挫秦军 , 要不是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错杀李牧 , 赵国还不一定会灭亡 。 邯郸失陷 , 赵人聚集于北方代地 , 重建代国与秦对抗 , 足见“燕赵自古多慷慨之士”的豪气 。
楚国 , 面对王翦60万大军 , 楚王和名将项燕“悉发国中兵40万”奋起抵御 , 虽然战败亡国 , 但“楚虽三户 , 亡秦必楚”的呐喊 , 在的短短十几年后便预言成真 。 项羽、刘邦的大军攻入秦都咸阳 , 灭亡了不可一世的秦帝国 。
新生的汉帝国 , 虽然在政治、法律上延续了秦朝的体制 , 可在文化底蕴上却完全继承了楚国的色彩 。 可以说 , 中国的历朝历代 , 都是建立在“楚风秦制”的基础之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