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我最讨厌全民热捧的人生格言( 二 )

戴建业:我最讨厌全民热捧的人生格言
早年职场剧《杜拉拉升职记》很多人其实一生就是在为最后那一刻做准备 , 他们没有真正“生活”而只是在“准备”生活 , 他们从来没有“享受幸福”而只是在“储蓄幸福” 。 你可能经常听到身边的同事说:等我退休后再去旅游 , 退休后再去学照相 , 退休后再去……如果人生的一切快乐要等到退休以后才能享受 , 你说人生还值得活下去吗?退休之前为什么不能干这些呢?不行 , 如果退休之前就享受生活 , 你在赛跑队伍中肯定就要掉队 , 还有可能被挤出竞赛队伍 , 甚至可能不得不放弃竞赛 ,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标志着你的人生全盘皆输 , 所以大部分人一旦开始起跑 , 就要硬着头皮跑下去 , 哪怕是最后一个到达终点 。“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说明这场人生竞赛所争的不是知识与智慧 , 而是地位与名利 。 世界上的财富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种:物质的和精神的 。 对精神财富的竞争只有赢家没有输家 , 因为知识和智慧可供人类共享——学姐背熟了李白诗歌 , 并不影响学妹也能背熟 , 即使产品开发的竞争 , 也不具有任何排他性 , 美国公司开发出了新产品 , 可能还激发日本公司开发出更新的产品 。 但权力和名利具有独占性 , 一个国家国王只有一个 ,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 要么全赢要么全输 。 小到一个中小学也是一样 , “校长”的位置你先占了 , 我就只好给你拍马屁 , 连干瞪眼都可能被炒鱿鱼 , 所以台面上的较量和台面下的算计都异常激烈 。 名誉和金钱同样如此 , 任何一场比赛都极少有两个冠军 , 在财富总量固定的情况下 , 你捞的钱多就意味着我捞的钱少 , 所以只有对权力和名利的竞争才有输赢 , 所以孩子一生下来你就害怕他们输掉了比赛 。让你的儿女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 就开始为权、为名、为利冲刺 , 事实上你一开始就已经把儿女当作争权夺利的工具 , 表面上看是为了他们的幸福 , 骨子里何尝不是为了你自己的幸福?摧残儿女的身心让他们冲刺名校 , 好像是为了让他们出人头地 , 实际上何尝不是为了自己脸上有光?在父爱母爱“无私”的面纱下 , 掩盖着父母的功利与自私 , 让儿女一出生就争名争利 , 使他们成了自己名利赛跑中的“接力棒” 。 大多数名利场上的“掉队者” , 却要儿女成为名利场上的赢家 , 自己连中专也没考上 , 却希望儿女考北大清华 。 一旦儿女没有给自己脸上争光 , 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 就一方面自己垂头丧气 , 一方面埋怨儿女“不争气” 。戴建业:我最讨厌全民热捧的人生格言
《小欢喜》中的高三生英子一家把儿女当作争权夺利的工具非常自私 , 把自己当作争权夺利的工具则非常愚蠢 。 试想一下 , 自己一生的意义和价值 , 要是只在于争夺身外之物 , 如财富、荣华、权势等 , 你的人生马上就陷入荒谬可笑的境地:如果这些东西没有得到 , 生命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可言 , 你的一生将被失败感所折磨;如果如愿得到这些东西 , 你的生命同样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因为你活着就是为了追逐这些东西 , 这些东西既然已经到手 , 还待在世上不成了多余的人吗?把人的一生当作一场争权夺利的赛跑 , 最后不是人生的倒霉鬼 , 就是人世的行尸走肉 。我自己是一个人生的惑者 , 困惑之余便偶发奇想:我们何不抛弃人生是一场赛跑的荒谬观念 , 把人生当作一次漫长的旅游?把人生视为一场赛跑 , 人生过程便毫无价值 , 最终结果才是唯一考虑 , 于是 , 达不到目的必然极其痛苦 , 达到了目的又会十分失望;把人生当作一次漫游 , 时时都有应接不暇的美景 , 处处都有新的刺激 , 不仅可以从容到达自己预定的胜地 , 还能悠闲地饱尝生命旅程中的快乐 。是“把人生视为一场赛跑” , 还是“把人生当作一次漫游” , 不过是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生 , 妙境只在自己意念的一转换间 , 人生的陷阱转眼就成为人生的福地 。三、 “喜不形于色”有了喜事 , 定要满脸苦相 , 不然便是轻狂;取得成绩 , 务必低眉落眼 , 否则便无器量?在中国要做到“人情练达” , 比获得瑞典的诺贝尔奖还难 。 譬如 , 仅仅是何时何地才能表现出高兴的神色 , 以及如何把高兴神色表现得恰到好处 , 像我这样的人一辈子也学不会 , 所以在人生的舞台上一辈子就“演”不像 。 哭不能是由于悲伤 , 笑也不能是因为喜悦;该哭而不哭 , 那就是哭不得其道;不该笑却大笑 , 那就是笑不得其时 。 即使有了值得高兴的事 , 也不能马上就把高兴写在脸上 , 要是“喜形于色”人家就说你为人轻浮 , 要是面露笑颜人家就会骂你“满罐不荡半罐荡” 。我恰恰就是喜欢“荡”的那种“半罐子” 。 率真外向容易冲动而成就大业者 ,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比比皆是 。 李白接到皇帝诏书时已人到中年 , “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你瞧他那忘乎所以的样子!《列宁在1918》中列宁讲演的神气 , 远非“手舞足蹈”所能形容!当做出了人类重大的发明时 , 很多科学家都激动得全身颤抖;当写出了杰出的乐曲、伟大的诗歌和小说时 , 不少音乐家和作家都泪流满面 。 按我们传统的做人标准 , 这些人都是“器小易盈” , 都失之轻浮而不沉稳!这就是我们所推崇的做人准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