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喝酒”服务平台岂能放任不管

近日 , 代驾软件e代驾宣布上线“e代喝”服务 , 该服务上线至今 , 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一线二线36个城市 。 采访人员从平台方了解到 , 平台对供需双方没有约束 , 具体的价格和补充协议由双方沟通商议 。“醉驾入刑”后 , 代驾行业随即兴起 。 如今 , 代驾平台又增加了“代喝酒”服务 。 无论是代驾还是代喝酒 , 无疑都有积极意义 , 即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 不过 , 在目前缺乏有效规范的情况下 , “代喝酒”服务会不会像代驾行业一样乱象丛生 , 值得关注 。由于“代喝酒”服务是一种刚出现的新生事物 , 眼下还未引起广泛关注 , 尤其是没有引起监管者重视 。 而推出这种服务的平台方 , 对供需双方也没有任何约束 , 这就意味着“代喝酒”服务完全属于自由生长甚至于野蛮生长 , 出现各种乱象的几率很高 。众所周知 , 饮酒住院、喝酒死人的现象并不少见 。 另外 , 还不排除诈骗等乱象 。 “代喝酒”一旦喝出意外 , 究竟谁来负责?平台方称 , “如果发生意外 , 一切后果由用户自己承担解决 , 和平台无任何关系 。 ”坦率地说 , 这既是对供需双方不负责任 , 也是对平台声誉不负责任 。这是因为 , 供需双方都是通过这种平台建立联系、继而产生交易的 , 那么平台应该对双方负一定责任 。 即使说平台方只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 不收取任何费用 , 平台也有义务审核供需双方基本信息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 ,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向上网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 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 。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 , 网络运营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等服务 , 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 , 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然而 , 上述代驾平台 , 在用户注册成为“代喝牛人”时 , 用户无需实名制 , 地址、性别和酒量等信息均可以自行填写 。 很显然 , 这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 , 任何人可以随意填写自己的名字、酒量等信息 , 这就为“代喝酒”出现各种意外埋下了隐患 , 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笔者以为 , 如果确实有“代喝酒”需求 , 平台方可以提供相关服务 , 也可以从中获取利益 , 但前提是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操作 , 切实保障供需双方权益 。 虽然供需双方可以通过协议来约束 , 但考虑到现实情形 , 恐怕只是口头协议 , 很难按规范协议操作 。 再说 , 协议约束代替不了平台责任 。平台方唯有审核供需双方身份信息 , 同时对“代喝牛人”的酒量及健康情况进行测试、体检或者委托测试、体检 , 才能减少意外情况发生 。 平台方要意识到 , 很多人契约意识并不强 , 仅靠供需双方自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 , 只有平台尽到应有的责任 , 才能预防“代喝酒”喝出意外 , 也才能维护平台声誉 。另外 , 鉴于“代喝酒”服务存在各种隐患 , 平台未能严格依法履责 , 作为市场“守夜人”的监管者应该及时介入 , 以规范平台管理和“代喝酒”服务 。 在“代喝酒”服务没有规范之前 , 不管是“代喝牛人” , 还是“代喝酒”需求者 , 都要谨慎选择这种服务 , 这既是保护自己 , 也是倒逼平台规范化管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