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围城》,你就读懂了人生

读懂了《围城》,你就读懂了人生
你我皆是“围城”中人五年前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 , 我拎着两个大皮箱狂奔于通往火车站的路上 , 想要抓紧时间赶上那趟通往北京的晚间列车 。 就在排队上车的间隙 , 一位中年大叔关切地问我:“去上学啊?哪个大学啊?”听我随口回答了一句 , 大叔接着问:“你的大学肯定是985/211吧?”那一刻我心情很复杂 , 我深知我的大学并非拥有这两项大众所认可的标签 , 但大叔的声音、旁人好奇的眼光驱使我在那一刻点了头并怯懦地回了一声“是的” 。读懂了《围城》,你就读懂了人生
坐上火车那个晚上 , 我沉默了很久 , 因为我第一次发现了自身似乎抹不掉的人性缺点 。 就在那短暂而匆忙的赶车间隙 , 我却还不忘以虚荣傍身 。 我一边在心底深爱着自己的学校 , 一边却因为一些外在标签而投身虚荣的怀抱 。随着阅历的加深 , 我逐渐意识到这种人性缺陷的普遍性 。 它存在于一个上课不传授经典而不断侈谈自己和多少“名人”吃饭喝酒的教授身上;它存在于鲜少关注自身而把喜怒哀乐寄托于与张三李四比较的妇人身上;它存在于名校镀金光鲜亮丽而实则肚中无货的留学生之间;它也绝对存在于你我看似简单而普通的人生中 。这种面对现实的不坦诚 , 这种不敢揭开真面目的假意人生 , 往往像一睹不高不矮的围墙 。 它横亘在你我面前 , 既不会遮住你全部的视野 , 却也阻碍了你畅快淋漓地去拥抱更自由的人生 。读懂了《围城》,你就读懂了人生
《围城》及其作者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 一本叫做《围城》的长篇小说就以深刻的笔触展现了这种“假面人生”的真面目 。 《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 , 他是近代中国作家、文学评论家 , 著有《管锥编》、《谈艺录》、《围城》、《写在人生边上》 。 如若一个人要了解中国近代文学史 , 钱钟书一定是绕不过去的一环 。读懂了《围城》,你就读懂了人生
很多人在读《围城》这部小说之前可能就听说过:“婚姻是一座围城 , 城外的人想进去 , 城里的人想出来” , 但《围城》这部小说的着眼点绝不仅仅是婚姻这么简单 。小说发生在抗战初期的大背景下 , 以方鸿渐这个留学生的故事为主线 , 描绘的是当时知识分子的群相 , 因而它也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 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受准岳父周经理资助留学欧洲的年轻人 , 然而他的精力并未放在学习上 , 整日游山玩水到最后只能花钱买了个博士学位算是给家人一个交代 。回国正处抗战初期 , 方鸿渐先后在银行、三闾大学、报社就职 , 然而这三份工作皆是受他人之恩而获得 , 方鸿渐的“真才实学”也逐渐为众人所知 。与事业相似 , 方鸿渐的爱情也在不温不火地发展着 。 与鲍小姐在归国轮船上的打情骂俏 , 对仰慕自己的苏文纨的犹豫不决 , 面对自己心爱之人唐晓芙的求而不得 , 以及最后与孙小姐的仓促婚姻都显得苍白且无力 。方鸿渐显得可怜却也有可恨之处 , 然而现实人生中 , 谁不曾在方鸿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呢?今天我们就借《围城》这本小说谈一谈到底是什么让你我陷入人生“围城” 。因为不真 , 所以活得无趣《围城》里的人 , 没有一个是完美的 , 也没有一个不是被虚荣心或虚伪包裹着的 。方鸿渐在欧洲无心学习 , 买假博士学位来糊弄他人;苏文纨嘴里说着爱方鸿渐 , 却又少不了赵辛楣鞍前马后的爱慕;孙柔嘉看似弱小平淡 , 实则工于心计 , 是个演戏的高手 。 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是让人觉得十分可恨的 , 但似乎都显得不那么有趣 。《围城》中典型的“虚伪”场景之一是苏文纨和曹元朗的互相吹捧 。 曹元朗写了一首叫《拼盘姘伴》的诗 , 众人看完心知肚明这首诗写得不明所以 , 有些地方简直胡说八道 。 苏文纨却盛赞这首诗不仅题目巧妙而且表达生动 。 小说中写到 , 听到苏小姐的反应后 , “方鸿渐忽然有个可怕的怀疑 , 苏小姐是大笨蛋 , 还是撒谎精 。 ”明事理且都是留洋博士 , 难道连一首诗的好坏都品不出来吗?类似苏文纨的人只是缺少了委婉表达的真 。 而一旦人们把这种冠冕堂皇、虚伪奉承变成生活的常态化 , 便没了趣味可言 。 语言如果不是用来表达真与美 , 又所谓何用呢?明末清初大文学家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之交 , 以其无真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 , 以其无真气也 。 ”若以这个标准来论 , 上述这些知识分子好像都缺了点儿“真情”与“真气” 。学多识之士是人们认为的有趣的一类人 , 因为知道的多往往能有更多看待事物的角度 。 如果博学之士还能以真诚待人 , 那就更添一份可爱了 。 但《围城》里的知识分子也许太急于显示自己的渊博 , 在很多情况下即使说着俏皮话也显得没那么可爱了 。张德芬曾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分享过一个观点:人们往往会倾向于把自己的学识、工作、财富、伴侣等同于自身价值 。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会过分关注那些外在能带给自己荣耀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