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知论首揭秘:存在的方式被发现!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五部》(83)《存在的存在》存在为什么会存在?存在是怎么存在的?我们认识和追究的是存在的内容 , 即存在着什么?我们很难追究存在的方式 , 即存在为什么这样存在?最普遍的认识是 , 存在没有存在方式 , 存在不以任何方式存在 , 存在就是客观存在 。 客观存在给我们的意义就是 , 存在是自在的、没有缘由的、没有目的的、没有方式的、没有边际的、没有始终的……最重要的是:与我们无关的存在 。 我们一贯认为 , 科学最终会追究出这些“没有”的答案 , 即存在为什么存在了?存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中国感知论首揭秘:存在的方式被发现!
我们对科学的期待让其勉为其难 , 存在的存在不是一个科学命题 , 这是一个思辨问题 。 科学无法用论证的方法来回答存在的存在 , 他们论证不出存在的方式 , 也论证不出存在与我们有无关系 , 是个什么关系?因为科学只是在用某种方法来论证某种思辨的结果 , 科学方法本身仅仅是某一种存在方式的运行 。 科学无法论证自身是什么存在方式 , 也就是说 , 科学论证不了逻辑的发生和运行 , 科学论证不了我们的意识模型 , 科学论证不了存在与我们的精神关系 , 科学论证不了客观存在的性质和方式 。 科学论证不了存在的方式 , 科学也从来没有论证过存在的方式 。 事实上 , 科学只是在默认客观存在方式的基础上运行 , 科学只能用客观存在的方法来论证客观存在 , 科学只能在封闭的客观存在以内运行 。 科学会得出什么论证结果?还有悬念吗?因此 , 我们不能用科学的思维来追究存在的存在 , 科学方法追究不了存在的方式 。 正因为如此 , 我们从未追究过存在的方式 , 也就是从不过问存在的存在 , 所以存在就只有当然的一种方式——客观存在 。 并且 , 我们无法质疑和无从质疑客观存在的合理性 , 我们甚至不把客观存在看作一种方式 , 因为再无第二种方式相比较 , 所以 , 客观存在连方式都被取消了 , 客观存在成为永远没有前提的存在 。 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地把客观存在当作存在的前提 , 存在的存在就此成为一个冤案 。中国感知论首揭秘:存在的方式被发现!
我们一定想不到客观存在只是我们的一种意识模型 , 而且是不符合逻辑的意识模型 , 是既粗陋又荒谬的意识模型 , 犯了早先地心说相同性质的错误 。 不过 , 我们意识到了用客观模型来认识事物和把握事物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 我们意识不到 , 客观意识模型本身就是巨大的错误 。 我们一直被装在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里 , 我们怎能不错误?存在并不是客观的无方式的存在 , 存在是有方式的存在 。 回到我们的思辨中 , 存在的方式只有唯一的一个——感知方式 。 这就是说 , 存在是以感知方式存在的 , 存在就是感知的存在 。 这是人类首次找到了存在的方式 , 存在是以感知为前提和范畴的存在 , 存在是感知运动的产物 。 感知范畴就是存在的界限 , 感知以外无存在 , 这一个道理就把客观存在彻底颠覆了 。 什么是感知范畴?就是可以呈现的存在 , 即已感知的和未感知的存在 。 感知范畴以外的存在属于非感知存在 , 这就是理论上的无意义的存在 。 非感知存在只能在理论上存在而永远不可能成为事实存在 , 因此 , 非感知存在只有供我们参照的意义 , 不具有真实的存在意义 。只有用感知理念才能解释存在的存在 , 客观存在是不讲道理、不讲逻辑、主观武断的、不可思议的存在 。 而以感知为方式、为前提的存在则是可以思辨的、逻辑圆满的、客观而非主观的、可以思议的存在 , 是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最完美的解释 。中国感知论首揭秘:存在的方式被发现!
存在之所以这样存在 , 是感知运动的缘故 , 是感知运动使得存在得以如此存在 。 这才是我们必须首先确立的对存在的认识 , 存在被这样定性 , 它的定义就产生了:存在是感知运动的产物 , 是感知主体对于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反映 。 感知体指生物的感知 , 被感知体指一切被感知的事物 。 这一来 , 存在并不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空质三要素的相对运动 , 存在是感知体与被感知体的交互运动 , 而时空质的相对运动只是被感知体的一种运动形态 , 并不是存在的整体存在 。 存在最重要的元素——感知主体被爱因斯坦忽略了 , 存在最重要的前提——感知运动被爱因斯坦忽略了 , 存在的范畴——感知方式被爱因斯坦忽略了 。存在的存在 , 这个从未有过的问题 , 首次被感知论厘清了 。 (接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