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宋,香之盛世 (上)
_原题是:宋 , 香之盛世 (上)
文章图片
宋人吴自牧《梦梁录》里记载当时临安俗谚说:“烧香点茶 , 挂画插花 , 四般閒事 , 不宜累家” , 是对宋代文人生活的形象概括 。
四般闲事 , 以香为首 , 足见香在宋朝的影响力 。中国的香文化 , 在两宋期间达至全盛 , 形成了一种儒雅的社会风尚 。
香早已走出皇家贵族的府苑 , 进入文人雅士和寻常百姓人家 , 香文化之普及堪称历代之首 。
宋代香事之盛 , 从古代遗存文物中便可窥得一二:
在描绘汴梁风貌的《清明上河图》中 , 就有不少与香有关的场景:比如一间香铺门前立牌大字书写“刘家上色沉檀楝香” , 颇为气派 。
在《东京梦华录》也提到北宋汴梁 , 各行各业着装都有一定的规矩 , 香铺里的香人则需要戴顶帽、穿披背 。
《武林旧事》中对杭州市井生活的记载也很有趣:南宋临安的酒楼中 , 有老妇人专门为客人提供选香燃香的服务 , 称为“香婆” 。 “有老姬以小炉炷香为供者 , 谓之香婆 。 ”
可见 , “香人”、“香婆”已成为专门的行当且有自己的行头——他们包下固定的店铺 , 每天去制作香篆模子 , 按月收取香钱 。
《梦梁录》卷十三 , “诸色杂货”条云:“且如供香印盘者 , 各管定铺席人家 , 每日印香而去 , 遇月支请香钱而已 。 ”说的就专门为客户制作印香 , 按月结算 。
文章图片
这说明香对于宋人来讲已经成为了生活之必备品 。
因了这种盛世 , 很多名人雅士制香、赠香、交流香事 , 遂成风气 , 更有文人将其集结成册 , 流传至今 。
宋人丁谓的《天香传》 , 着重与沉香的品鉴和理论总结;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的《志香》 , 总结蜀地出产之香品 。
叶廷珪的《名香谱》和《海录碎事-香门》、颜持约的《香史》 , 洪刍的《香谱》 , 不一而足 。
而北宋末年陈敬的《陈氏香谱》 , 则是集各家之大成 , 收录了十一部前人著作 , 并总结为“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香之法”四卷 , 可谓宋代香道之大观 。
此风气一直延续到明代 , 之后陆续有相关文集出品 。
文章图片
【文化|宋,香之盛世 (上)】 在宋代 , 制香不仅仅是一门雅趣 , 更是一种身份象征 。
名人会自己研究、调制、创新特有的香谱 ,以独特香氛昭明自己的品味, 即所谓的“ 私家香 ” 。 这些私家香的香谱通常密不外宣 。
比如 , 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就自号“香痴” 。
他自创多种香方 , 其中以意和香、意可香、深静香、小宗香最为知名 , 被称为“黄太史四香” , 均收录于《陈氏香谱》中 。
不过据后人考证 , “黄太史四香”并非黄庭坚所创 , 只是因为与他有关 , 因此扬名 。
文章图片
其中“意和香” , 是贾天锡所有 , 但他以意和香换得黄庭坚作小诗十首 。 “意可香” , 此香初名为“宜爱” , 但黄庭坚认为其香殊不凡 , 所以易名为“意可” 。 “深静香”的制作者是欧阳元老 , 是特别为黄庭坚所制。
在工商业发达的宋代 , 制香已成为产业 , 亦有了品牌的概念 。
记录于文字的如广州的吴家香业 , 在《坦斋笔衡》中有记载 , 其扬名于广州 , 尤其以龙涎最为出名;而吴氏出品的另一种香方在《陈氏香谱》中亦有收录 。
此外 , 《陈氏香谱》还记录了杨古老龙涎香、苏州王氏帏中香等当时知名的香品 。
编辑| 馫儿
图 |源自网络
推荐阅读
- 英国人正餐吃什么?留学英国必备饮食文化!
- 汪品先|老院士汪品先沪上开讲“科学与文化”
- 宋应星|宋应星是谁?为何要让他跨越300年与袁隆平握手?因为他的这部书
- 袁隆平|看哭了!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
- 宋婕|女子婚前与丈夫立下特殊约定:无限期丁克,因为我要先做别人的妈妈
- 宋加雷|研究成果被《自然》杂志媒体频道专题报道,莞工这位教师不一般
- 宋希坤|天堂还是陷阱?深海海底发现塑料“绿洲”
- 宋邵华|河北全域调整为低风险背后,他们还坚守在重症患者病区
- 宋斌华|四川蓬安:硕士医生夫妻的“敬业福”
- 罗宋包|战斗民族的黄油面包原来这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