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沿河:路通物畅产业兴


贵州沿河:路通物畅产业兴
文章图片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贵州东北部 。 闻名全国的乌江有130多公里流经该县域 。 乌江两岸是峰峦叠嶂的大山 , 沟壑山岭间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村寨 。
交通不畅曾是制约沿河县发展的最大因素 。 近年来 , 沿河县不但通了高速公路 , 而且村村通了水泥路 。 交通改善了沿河产业发展的基础 , 贫困群众在山岭深沟间点燃了脱贫产业的火花 , 这火花必将成为熊熊火焰 , 照亮整个沿河的脱贫发展之路 。
让传统产品长成产业
贵州人爱吃辣椒 , 很长时间里贵州辣椒却做不成产业 。
68岁的田富红在沿河县官舟镇红星村生活了几十年 , 几乎天天吃辣椒 , 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卖辣椒也能增加收入 。 采访人员见到他时 , 他正在村里的戏台前交售辣椒 , 红艳艳的辣椒装了一筐又一筐 。
今年 , 他和老伴种了6亩辣椒 , 估计年收入2万元以上 。 家里还卖了一头牛 , 也有9000多元收入 。 田富红年轻时东奔西走 , 在外地打工20多年 , 现在回家种田 。 谈起生活 , 他说 , 家里住着三层楼房 , 装修就花了10多万元 , “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 过去想吃肉 , 现在想吃素” 。
采访人员走访了几个乡镇 , 辣椒是这里的主要农产品 。 泉坝镇黄池村是一个偏远山村 , 也是镇里不多的未脱贫村之一 。 今年 , 村里种植合作社种了330多亩辣椒 。 沿河县政协派驻泉坝镇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宋辉说 , 仅辣椒这一项 , 黄池村集体年收入达45万元以上 。 今年 , 全镇辣椒种植面积有2516.5亩 。 辣椒不仅成为黄池村重要收入来源 , 还是泉坝镇贫困户脱贫的重要产业 。
宋辉分析说 , 过去泉坝镇辣椒种植只有200亩至300亩 , 都是农民零散栽种 。 因为交通不便 , 距离城镇又远 , 没有人想过辣椒也是增收门路 。 这两年 , 黄池村交通有了很大改善 , 今年4月通了柏油路 , 农民出行方便了 , 外地车辆进村也快捷了 , 辣椒运输更容易了 。 基础设施完善 , 小产品才可能上规模 , 成产业 。
泉坝镇是沿河县比较偏远的一个乡镇 。 泉坝镇辣椒产业发展 , 是沿河产业增收的一部分 。 脱贫攻坚工作中 , 沿河县认真落实贵州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脱贫产业的要求 , 把种植经济作物当作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 。
收入怎样才能增加?沿河县进行长远产业规划的同时 , 提出也要有“短平快”项目 。 辣椒、食用菌(黑木耳)、生态鸡和生猪4个产业被沿河县确定为增收“短平快”项目 。 据了解 , 2019年仅这4个产业 , 就带动贫困户19573户增收 。 沿河县今年新发展辣椒种植5.92万亩 , 已经采摘销售4000多吨 。 县里通过引进加工企业、打通销售渠道等措施 , 让辣椒变成商品 , 帮农民增收 。
官舟镇马脑村的农民今年都忙着在智能化菌棒厂上班 。 日产6万袋的梵天菌业沿河智能化菌棒厂在这里建成投产 , 工厂成为农民打工就业的重要途径 。 肖永婵的工作是在生产线上装菌袋 , 在深圳打工五六年的她 , 今年没有外出打工 。 “工厂一天给80元工资 , 虽然比在外边少一些 , 但可以照顾孩子 , 照顾家 。 ”她说 , 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 比出去好多了 。
农民增收需要“短平快”产业 。 这些产业为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 , 也让贫困户对脱贫充满信心 。
借外力补齐产业短板
产业是脱贫的基础 , 但贫困地区往往存在产业发展的短板 。 因为短板补不起来 , 产业发展就很难 , 也很慢 。 沿河县发展脱贫产业 , 在挖掘潜力的同时 , 十分注重借助外力 。 借外力补齐短板 , 脱贫产业发展便更顺了 。
养猪是当地农民的习惯 , 但农民一家一户养猪 , 规模上不去;建养猪场 , 一方面资金不够 , 另一方面规模上去了又愁销售 。 规模、资金和销路都是制约山区生猪养殖产业的瓶颈 。 沿河县的办法是与外地企业合作 , 以“代养”方式来弥补自身产业要素的不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