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欲与“刷脸”试比高?亚马逊扫手支付就是个弟弟( 二 )


亚马逊实体零售业务副总裁迪利普·库马尔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 , 手掌识别比其他生物识别方法更私密 , 因为你不能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手掌图像来确定他的身份 。
对于愈演愈烈的人脸识别风潮来说 , 能够有一种便捷程度、安全程度接近 , 同时可以随时删除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隐私度更高的第二选择 , 听起来倒是一件好事 。
但一项技术广泛普及的前提 , 并不只靠理论基础 , 以人脸识别浪潮迭起为例 , 背后至少有三重变量:
一是零边际成本 。 通过提供无限接近零的基础设施 , 从而搭载到足够多的场景和应用上去 , 进而将潜在收益延展到更长的产业链条上 , 几乎是过去成功规模化的互联网服务如网约车、移动支付等都遵循的商业模式 , 提供服务但不收费 , 聚拢上下游组织和设施 。 而扫手支付所带来的改造成本 , 由平台来承担并不现实 , 商家更无此必要 , 自然只能小打小闹 。 支付|欲与“刷脸”试比高?亚马逊扫手支付就是个弟弟
图片

二是公众信任度 。 目前 , 人脸识别的核心运营组织往往是BAT等互联网巨头、银行等金融机构等等 , 它们不仅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 , 更重要的是容易获得公众认同 。 在承担生物识别、交易认证等工作时可信度更高 , 面临的道德质疑较低 , 这为人脸识别的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 而扫手支付目前在这些可信机构业务中并不占据技术话语权 , 这就直接让对接其服务的零售商、实体门店商家等不会主动在自家商店中采用这一技术 。
三是全链需求爆发 。 某种程度上来说 , 金融机构对新技术的积极拥抱 , 来自大众需求的倒推 。 可以说 , 用户、商家、金融机构、运营方、政策等等多方角色 , 合力成就了“刷脸革命” 。 而在对隐私更加敏感、监管法案更加严苛的欧美市场 , 信用卡支付环境本身就对扫码、NFC、人脸支付等等创新方式持保守态度 , 扫手支付固然能缓解交付隐私的焦虑感 , 但仅仅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技术折衷”方案 , 并不代表其处于爆发的时机 。
金融支付领域对新兴技术 , 有着天然的审慎态度 , 所以任何一种服务的风靡 , 都要经历复杂的考较、博弈、淬炼 , 这也决定了扫手支付上位之路必然困难重重 。
建立“共识”:技术硬币的另一面
当然 , 我们并不是技术悲观主义者 。 正如前文所说 , 扫手支付技术想要普及 , “前辈们”已经或正在摸索的经验之谈或许值得借鉴 。
以人脸支付为例 , 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生物数据应用“共识”:
比如利用标记化等技术对人脸特征原始信息进行数据脱敏 , 分散隔离存储、不可逆加密、可信执行环境(TEE)等进行保障 , 从而实现人脸数据在传输、存储、训练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 在信息流通、技术应用、隐私保护等各方利益之间达到平衡 。
在许多支付场景中 , 也会对生物特征支付进行分级管理 。 多种验证方式、凭证根据不同场景的组合使用 , 已经作为行业标准逐步推行开来 , 便利店等小额支付中人脸作为核心参数可以大幅提高支付效率 , 在大额交易中生物特征只作为验证参数使用 , 还会结合密码等其他校验手段 。 扫手支付想要普及 , 也可以尝试作为补充手段尝试介入其中 , 而不是仅凭零售巨头的一腔热情肆意生长 。
另外 , 今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印发的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行业自律公约就提到 , 收单机构、商户等中间环节不得归集或截留原始人脸信息 , 实现端到端的个人隐私保护 。 二代身份证数据库的搭建 , 以及更具可信度和安全性的国家级人脸数据库正在建设当中 , 将重要生物特征由公安部门统一存储和授权使用 , 也让人脸识别“转正”成为数字社会的公共基础设施 , 手纹、声纹、虹膜甚至基因等生物身份识别特征等只能排队中……支付|欲与“刷脸”试比高?亚马逊扫手支付就是个弟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