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观察|日本新一代潜艇下水,水下战力在南海活动增加有何目的?

:原题为_澎湃新闻|观察|日本新一代潜艇下水,水下战力在南海活动增加有何目的?。
日本新一代潜艇首艇“大鲸”号下水 , 若“大鲸”号入列 , 日本潜艇将实现22艘编制 , 海上自卫队水下战力进一步增强 。
近日还有另外一则关于日本潜艇的消息也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 日本海上自卫队“翔龙”号潜艇与“加贺”号直升机母舰及“雷”号驱逐舰在南海举行了反潜演习 , 演习结束后停靠越南金兰湾国际港 。
在分析人士看来 , 随着日本水下力量的壮大 , 日本潜艇在南海的公开或者秘密活动会越来越多 , 给南海局势增添不确定性因素 。
澎湃新闻|观察|日本新一代潜艇下水,水下战力在南海活动增加有何目的?
文章图片
“大鲸”号潜艇下水 。
采用锂离子电池 , 水下续航力大幅提升
日本《共同社》14日报道称 ,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新一代潜艇命名与下水仪式14日在神户市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神户造船厂举行 , 该潜艇被命名为“大鲸”号 。 该潜艇将陆续取代“亲潮”级潜艇 , 与“苍龙”级潜艇一道成为未来海上自卫队水下力量的主力 。
报道称 , 日本防卫相岸信夫、海上幕僚长山村浩等约150人出席仪式 。 岸信夫公布了“大鲸”这一名称 , 命名后舰上彩球被拉开 , 纸花飞舞 , 现场响起掌声 。
据海上自卫队介绍 , “大鲸”号潜艇标准排水量达到3000吨 , 全长84米 , 宽度为9.1米 , 船员编制约70人 。 与以往型号相比 , 该型潜艇艇身设计为更难被对方探测到的形状 , 通过搭载锂离子电池延长潜航时间 。 “大鲸”号的建造费约7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8.6亿元) 。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装备的潜艇为2750吨级“亲潮”号和2950吨级“苍龙”号 , “大鲸”号是继上述两种型号之后最新一代潜艇(代号29SS) 。 新一代潜艇的研发工作于平成25~28年(即2013至2016年)开展 , 随后日本防务省分别在2017、2018和2019年防务预算中列支760亿日元、697亿日元、698亿日元用于前三艘29SS潜艇建造 。 首艇“大鲸”号计划在2022年3月下水 。
【澎湃新闻|观察|日本新一代潜艇下水,水下战力在南海活动增加有何目的?】
澎湃新闻|观察|日本新一代潜艇下水,水下战力在南海活动增加有何目的?
文章图片
日本潜艇访问越南 。
“‘大鲸’号技术上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锂离子电池替代传统的铅酸蓄电池 , 水下续航时间进一步延长 , 这种技术已经在‘苍龙’级潜艇中进行了试验 。 ”海军专家李杰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说 。
根据公开信息 ,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铅酸电池高数倍 , 同体积的锂离子电池蓄电量比铅酸多3倍以上 。 在同等体积上 , 既减轻重量又增加了潜艇的电能 , 这种特点使之特别适合在潜艇上使用 , 有利于增加潜艇的总能量 。
今年3月 , 采用锂离子电池的“凰龙”号潜艇正式服役 , 成为世界上第一艘采用该电池的潜艇 , 担负着为日本下一代潜艇(即“大鲸”号)锂离子电池试验探索的任务 。 “凰龙”号潜艇是 “苍龙”级潜艇11号艇 , 该级潜艇计划建造12艘 , 最后一艘“登龙”号在去年11月下水 。
“大鲸”号保留与“苍龙”级相同的武器 , 其中包括6具安装在艇首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 该潜艇将最多可携带30件鱼雷发射武器 , 但可能使用改进型重型鱼雷和反舰导弹 。
澎湃新闻|观察|日本新一代潜艇下水,水下战力在南海活动增加有何目的?
文章图片
“苍龙”级潜艇将建造12艘 。
潜艇在南海活动日益增多 , 日本有多个目的
《共同社》报道称 , 若“大鲸”号潜艇服役 , 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实现22艘潜艇的编制 。
根据最新的资料 ,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拥有21艘潜艇 , 其中包括10艘“苍龙”级和11艘“亲潮”级 。
日本防卫省在2010年修改防卫计划大纲时特别提出 , 要求将海上自卫队的16艘潜艇常规体制增至22艘 。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 防卫省一边推进“苍龙”和新一代潜艇的建造 , 一边延迟现有“亲潮”级潜艇的退役时间 , 将原先惯例服役18年退役时间延至24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