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地方化|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重构


经济|全球化与地方化|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重构
文章图片
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将主要是数字经济体与区域化相嵌合的竞争 。 图为美国股票市场上五大最受欢迎和表现最佳的科技公司标识 , 自左至右分别是脸书、亚马逊、苹果、奈飞和谷歌 。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化既深刻揭示了经济全球化所达到的高度 , 也预示着经济全球化在疫情冲击下一定会发生或加速某些重大变革 , 因而引起了全球各界人士的论辩与预测 。
综合来看 , 论辩与预测的焦点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是否会使未来的世界与此前的世界有本质的不同 , 很多人强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重大冲击 , 但也有人认为 , 新冠疫情影响虽大 , 但绝非历史转折点而只是加速历史发展进程的催化剂;二是经济全球化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是终结、逆转还是开启经济全球化的新全球合作 。
与些同时 , 中国也在此次国内外各界论辩中成为焦点 , 即疫情之后中国是会丧失世界工厂地位还是会强化世界工厂地位 。 一些论辩甚至还进一步上升到 , 疫情是会带来中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 还是会使中国丧失业已取得的国际地位 。
本文拟澄清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及其历史和现状特质 , 同时对一些人所预测或断言的未来经济全球化格局进行辨析 , 最后讨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下经济全球化重构的可能格局 。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与本质
【经济|全球化与地方化|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重构】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个词可能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诺曼·安吉尔(Norman Angell, 1872—1967)在其1910年出版的《大幻想》(The Great Illusion)中开始使用 , 真正流行则要到柏林墙倒塌后的1990年代 。 需要指出的是 , 全球化代表了一种“理解不清但普遍皆有的感觉” , 全球化的事实并不依赖于全球化这个词的产生及其流行 。
依据不同的标准 , 关于全球化的起始年代有不同说法 , 包括柏林墙倒塌(“30年说”)、“二战”结束(“80年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250年说”)、地理大发现后(“500年说”)以及维京人的西行路线与欧洲人的东进运动相会(“1000年说”)等 , 很难取得一致共识 。
基于不同主张 , 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重要认识是:全球化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 它有很多重要的转折点 。 澳大利亚学者罗比·罗伯特森(Robbie Robertson)的 “三波”全球化论 , 就将地理大发现(第一波:危险的贸易冒险)、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波:开拓遥远的帝国)和“二战”后(第三波:制定快速致富战略以维持企业的股份价值)这三种认识结合在了一起 。 实际上 , 无论是基于海洋或大洋的全球史 , 还是基于具体商品比如棉花或铜等的全球史 , 都向我们揭示了经济全球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曲折的过程 。
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来说 , 定义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 , 关键是在把握其本质的基础上理解各阶段发展的特质 。 在全球化这个概念流行之前 , 在1970年代用于概括我们今天用全球化所指称的现象的主要概念是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 , 而对人类所处的结构化共同生活(structured common life)来说 , 分工是理解相互依存的关键 ,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分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 ,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分工的广度、深度、密度和影响的兴衰与变迁过程 。
从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来说 ,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和产品内国际分工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 生产分解和服务转型刻画了经济全球化的现状特质 , 前者是指制造部门的模块化及其带来的企业生产布局与组织形式的巨大变化;后者指的是服务成为价值创造的核心 , 产品与服务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 这是我们讨论疫情冲击下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要认识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