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文章图片

新华社兰州10月12日电 题: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新华社采访人员
金风送爽的8月 ,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继迎来自治县成立70周年 。
当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国脱贫攻坚任务的“硬骨头”县及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县70周年县庆 , 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相遇 , 当年深山戈壁中求生的三个县 , 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憾山——撼山:反贫困、战天地
东乡县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 。 大山在这里拧成疙瘩 , 条条沟壑把塬坡分割成七零八碎的条块 , 人们深困其中 , 当地人形容自己的生活“水比油贵、路在崖边、校在天边” 。
仿佛认定了这片土地只能生长贫困 , 年轻人纷纷离家外出打工 。 与东乡族自治县同龄的70岁东乡族老人白银中 , 只能带着孙辈过留守生活 。
“妹妹有一次上学摔断了胳膊 。 ”白银中的孙子、14岁的白义说 。
挥别大山 , 换个活法 , 成了白银中生命里最大的期盼 。

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文章图片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8月3日摄 , 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采访人员 范培珅 摄
2019年11月 , 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 , 白银中一家7口告别爬不完的沟沟坎坎 , 搬到城镇开始了新生活 。
一家人分到了一套楼房 。 电梯直达家门口、拧开水龙头水流清澈……直到现在 , 白银中还在努力学习使用抽油烟机 , 白义则用“惊心动魄”形容第一次坐电梯的感受 。
搬出大山天地宽 , 走出大山心敞亮 。 “十三五”以来 , 东乡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万人 。
白银中带领全家搬迁时 , 扔掉了烧柴的大黑锅等很多旧家什 , 但有两样“旧家什”白银中舍不得扔 , 一样是挑水的大水桶 , 一样是以前专门走泥路穿的“泥鞋” 。
在东乡人的眼中 , 水和路的改变 , 跟命运密切相关 。
取水上山、人挑畜驮 , 遇到恶劣天气 , 取水就更难了 , 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壮劳力被牢牢绑在“水”上 。
“有时候挑到半道摔倒把水洒了 , 恨得人想哭 。 ”白银中说 , 他的老腰病就是多年挑水落下的 。
东乡县将饮水安全作为“两不愁”的保障重点 。 在一批大项目的支持下 , 分散在上千条梁峁和沟岔中的1800多个自然村 , 基本实现自来水入户和安全饮水全覆盖 。
沧海桑田 , 东乡变了容颜 。

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文章图片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 , 白银中(左)在家帮孙子白义收拾书本(8月5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范培珅 摄
从“温饱不足”到“脱贫奔小康” , 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旺” , 从“贫穷落后”到“安居乐业” , 千百年来困扰东乡人民的吃水、住房、上学、出行、看病等历史难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 全县公路通畅率达100% , 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
东乡县委书记马秀兰介绍 , 全县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10.91万人 , 减少到2019年底的1.28万人 , 2020年预计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
8月26日 , 东乡族自治县迎来70周年县庆 。 群众涌上街头 , 欢笑和歌舞齐飞 。
“看着眼前的一切 , 总忍不住掐掐身上的肉 , 让自己相信这不是梦 。 ”笑着笑着 , 白银中眼里涌出了泪水 。
东乡县向北200公里的天祝县 , 这里的人民同样经历了命运的巨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