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译者、诗人带你走近202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吕克的诗歌世界|草地周刊( 二 )


笔者和范静哗从2006年开始翻译格吕克的作品 , 到2016年出版 。 中文版分两本 , 包括了她的十一本单行本诗集 , 其中前五本选译 , 后六本是全译 。 整个翻译过程得到了诗人的帮助 , 包括对译者数百个问题的解答 , 以及主动的解释 , 她的部分解释已经转化为译注进入中文版 , 诗人并邀请耶鲁大学宋惠慈教授对中文版进行了审订 。
新华每日电讯|译者、诗人带你走近202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吕克的诗歌世界|草地周刊
本文插图

格吕克的诗表达了一个安稳而深刻的生活世界
于坚|诗人
格吕克的诗是生活之诗 , 日常的 , 隐秘的 , 私语 , 她表达了一个安稳而深刻的生活世界 。
她在中国应该算是小众诗人 ,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她是一个陌生的诗人 。 我知道她的诗 , 也是这两天 。 她的诗来自一种中国比较陌生的古老世界观 。 她不是那种积极进取、居高临下的诗人 , 比起较为神圣地提出人生的解决方案 , 她只是写“我是这样生活的 , 这是我的心灵世界” 。 她是消极的诗人 , 看上去 , 她在世界的名利场上已经失败 , 她逃走了 , 回到她秋天午后萧萧中的小屋 。
写诗不是一种写诗主义 , 今天好大喜功 , 热衷开会获奖 , 制造概念 , 愤怒的诗人比较多 , 修辞造句的诗人比较多 。 像她这样朴素的诗不常见 , 至少在中国 。 今天的诗太做作了 , 自我表现真是一种忸怩作态 。 个人是观念化的个人 , 反生活的个人 , 迷信生活在别处的个人 。
她的诗看得出她生活在一个非常安静的、她深爱着的小世界中 , 她的小世界有一种永恒感而不是惶惶不可终日 。 正常的世界 , 鸟语花香的世界 , 爱情 , 餐桌上放着奶酪 。 看不出焦虑或者恐惧 , 也许很孤独 , 有点忧郁 。 她注射点滴般地认识着生活之奥 。
她的诗表达的意义我是很喜欢的 , 但是我认为她的诗很难翻译 , 因为这种诗的难度是语言的难度 , 不是意义的夸张 。 诗的深度乃是语言的深度 , 如果语言不能翻译 , 那么也只是在意思上看起来不错 。 作为汉语 , 这些诗语言一般 。
世界总是要上演各种各样的剧本 , 引起大家对世界(包括文学)的关注 , 诺奖从这点上来看是好的 。 但是不可以为这就是诗的尺度、诗的标准 。 诺贝尔文学奖不是诗的尺度 , 算是一种热度吧 。 对汉语来说 , 诗的尺度是诗经、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们早已确定的那尺度 。 新诗之新乃是温故知新 。
【新华每日电讯|译者、诗人带你走近202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吕克的诗歌世界|草地周刊】
新华每日电讯|译者、诗人带你走近202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吕克的诗歌世界|草地周刊
本文插图

关于新近的诺奖获得者路易丝·格吕克
——给一位问询者
王家新|诗人
“我们只看过这世界一眼——在童年之时 ,
剩下的都是回忆 。 ”
——路易丝·格吕克如是说 。
我去过美国多次 。
我从不认识这位来自匈牙利犹太裔家族的美国女诗人 。
关于她的诗 , 有不同评价 。
关于她的诗 , 我也只看过这一眼 。
不错 , 在这一眼之后剩下的
都是我的回忆 。
仿佛我们已相识多年 。
仿佛我与她从小
就在一起 。
新华每日电讯|译者、诗人带你走近202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吕克的诗歌世界|草地周刊
本文插图

理解:翻译的第一步
傅浩|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 美国诗人路易丝·格吕克(Louise Glück)获奖 。 一个简短的获奖理由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因为大家认为新闻报道者把那半句话译得“惨不忍睹”(借用某网友的话) 。 正所谓路不平有人铲 , 事不平有人管 。 于是乎各路大侠纷纷出手 , 各显其能 , 各种译文随着各种不服纷纷出笼 , 可谓五花八门 , 花样百出 。 然而 , 可惜的是 ,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够满分的 。 究其原因 , 都在于对原文理解得不够透彻 。 原文只是一个短语 , 连完整的句子都不是 , 却生生难倒了一众英雄 。 原文如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