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美学要义|《美的人》作者邱伟杰访谈录( 二 )
我们有些孩子就因为读书的问题,非常优秀的孩子,就被逼成了抑郁症,逼成了什么都不想干,等等等等的这类社会现象 。我们当然也可以指责,他们在幸福中长大,他们实在太脆弱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另外一种可能性,我们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 。那么,我们是否能依着兴趣让一个人走向“有能力”,依着兴趣让一个人走向社会上的成功呢?或者说,不要让我们大人担心呢?有一句中国的古话说: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愿望,是我老去的时候,他能独自远行 。
那么,我们能否放心地看到他们独自远行呢?
普及美学于个人的经济学意义
没有拒绝的人生,那么就是没有品牌的人生 。没有品牌的人生,就会变成没有商业能量的人生 。
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阶段中,其实,我们的选择,是根据我们的判断来的 。
普及美学于国家的经济学意义
那么,对于国家经济来说,我们其实很重要地要从经济学的底层逻辑去叙述它 。
经济学呢,它的底层逻辑是供给与需求被一只无形之手在调控着 。我们会发现,在资本主义的这个体系中,这个底层逻辑是被篡改掉了 。这只手已经不是无形之手了,这只手已经变成资本之手 。资本之手来调控供给与需求,那么,自然而然,就会走向审美霸权下的消费异化 。这种审美霸权下的消费异化,它并不是考虑消费者本身本真的需求的,它不在乎你的本真需求,它只在乎它界定一个审美标准之后,让你消费它的标准 。
我打个最简单的比喻,比如说,我们的衣食住行中的钻石 。中国男人现在已经被逼成没有钻石不能求婚的一种逻辑状态了 。我并不认为钻石不好,我们首先得承认,钻石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去拥有它,本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如果说变成不得不为的时候,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已经被绑架了 。我们要认识到是这样一种可能性,比如说,你继续可以喜欢钻石,用钻石去求婚,但是,也许两个恋人喜欢的是一块玉,我们也可以用玉求婚,我们也可以用一个两个人都喜欢的核桃去求婚 。在中国的《诗经》中,就说到这样一个传统,你送我以琼瑶,我送你以瓜果,匪为报也,永为好也 。我们所说的是,相互之间这种物体和物质的交换,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永为好”的象征啊!那么在这样的一个东方民族的(美学)下,我们的求婚方式是可以多元化的 。
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审美霸权,难道仅仅是钻石吗?我们的必须买房子,必须换大房子,必须换大大大房子,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背后的逻辑在这里呢?我们一切的消费行为,有多少是发自本真的?有多少是发自被他人的广告和专家的权威以及时尚认为的标准所决定的?那么,这个也没有关系,如果经济很好,对我国经济很好,太棒了,那就继续吧!可是,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在国际贸易之中,由于审美决定权都是他们的时候,我们自己本国生产出来的好的东西,老百姓就会认识不到它的好 。
我们人的审美真正回到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别人的审美决定和霸权的时候,我们对于东西的喜爱是每个人不一样的 。因为,人人都有本来美,换句话说,人人的本来美都有各自的长短缺失 。每一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的时候,而且他的喜好细化下去,他慢慢地就打开了这个喜好的深度了 。我们群众的多元化的审美发生之后,我们的多元化的需求,就会蓬勃发展起来 。这一件事情就会产生,我们的生产结构为了满足这个需求,多元化的结构就会出来 。那么,在这样一个概念中,我们的内循环,我们的供给侧改革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平衡,就会以本国的特色发展起来 。不然的话,就会永远怎样呢?生产别人爱的东西,出口,然后,我们爱的东西,没人生产,或者说,我们只能靠近日本去要一些相似的(东西),类似电饭煲、马桶盖 。那么,这样子的一个经济的断裂,就会产生我们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出口为主体的一个经济模型 。而这样的经济模型,在国际竞争中也是非常不利的,对于我们本国的生活方式的重新复苏,也是不利的 。这种生活方式的复苏,所关联的生活模型、生活产品、生活的需求,它所构建成的庞大的经济体量也是被压抑住了的 。
推荐阅读
- 一个人|“吃得到一起”的爱情要义
- 1988|5年了,唯一刷了10遍的剧,只有它
- 情商高的人有什么特点?
- 衣食住行,是最重要的美学
- 爱情是美学婚姻是制度
- 大姨父,启蒙我有了美的意识,以及美学概念,他的晚年很幸福
- 我们为什么独一无二?
- “无性婚姻”的普及,会影响夫妻感情吗?3位新婚女士说出了答案
- 40岁以后的女人,应当学会的日式穿搭美学,成就更好的自己
- 余生,去靠近拥有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