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明太祖朱棣:“坑儿子”指南

太子|明太祖朱棣:“坑儿子”指南
文章图片

【太子|明太祖朱棣:“坑儿子”指南】读历史 , 常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轮回 。
洪武年间 , 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暴亡后 , 绕开了其他优秀的皇子 , 直接将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 , 为日后朱棣篡位埋下了祸根 。
而到了朱棣选接班人时 , 居然也在子辈和孙辈中掂量起来--长子朱高炽肥胖多病;次子朱高煦英勇类己 。 老二虽然更受器重 , 但是老大有个优秀的儿子 。 怎么办呢?最终 , 朱棣将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长孙身上 , 遂而将皇位传给了老大 。
整个过程听起来是不是也算合情合理?但是 , 朱棣通过一系列神操作 , 把两个儿子都"坑"得不轻 。 这父子三人之间 , 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次子随意许诺
朱棣有三个嫡子 , 分别是老大朱高炽 , 老二朱高煦 , 老三朱高燧 。
由于参与到皇位竞争中的主要是老大和老二 , 所以今天我们就重点说说这前两位 。
老大朱高炽沉稳内敛、儒雅宽厚 , 喜好读书 , 是朱元璋钦定的燕王世子 。 不过他也有明显的缺陷:体态奇胖 , 腿脚不便 , 平日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 。 老二朱高煦则跟他截然不同 , 据《明史》记载 , 他"长七尺 , 轻趫善骑射 , 两腋若龙鳞者数片" , 矫健挺拔 , 又英勇善战 , 颇有朱棣年轻时的风采 。
兄弟二人虽然画风迥异 , 但在朱棣起兵靖难后 , 他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
太子|明太祖朱棣:“坑儿子”指南
文章图片

老大朱高炽负责留守北平 。 虽未曾上过战场 , 但他却指挥万人之军与朝廷五十万大军展开对抗 , 最终成功保卫了北京城 。 建文帝写信劝他归顺朝廷 , 并许以封王 。 朱高炽接到书信后 , 连看都没看 , 直接交给了朱棣 。
老二朱高煦从小就跟随父亲征战四方 , 在靖难之役中更是屡立战功 。 如在白沟河之战中 , 燕军最初作战失利 , 朱棣差点被明将活捉 , 关键时刻 , "高煦帅精骑数千 , 直前决战 , 斩能父子于阵" , 这才转败为胜;东昌之战 , 燕军惨败 , 朱棣只身逃走 , 又是朱高煦率军救下了父亲;朱棣南下途中 , 被徐辉祖击败 , 正准备议和北返 , 朱高煦率兵赶到 , 朱棣大喜:"吾力疲矣 , 儿当鼓勇再战 。 "
武将出身的朱棣 , 显然对老二更为器重 。 据史书记载 , 靖难期间 , 他曾多次向朱高煦传递出将来要立他作太子的意思--"世子屡病 , 尔自当勤勉!""勉之!世子多疾 。 "
你得加油啊!你哥身体不好 。 不管是出于激励 , 还是发自本心 , 话说到这份上了 , 怎么能让人不惦记?
立太子犹豫不决
等到朱棣真登上皇位 , 立太子这件事 , 就没那么容易了 。
依照祖制 , 皇位传承的原则是"有嫡立嫡 , 无嫡立长" 。 所以此时立老大朱高炽为太子 , 是最名正言顺的 。 但是 , 朱棣从心底里还是更喜欢老二 。
既然不好抉择 , 那就先拖一拖吧!这一拖就是快两年 , 期间每每有人催促 , 朱棣就以各种借口搪塞过去 。
太子|明太祖朱棣:“坑儿子”指南
文章图片

永乐元年春正月 , 群臣上表请立皇太子 。 朱棣颁布诏书 , 对此事进行公开答复 , 前面冠冕堂皇地讲了"国家建储 , 自古所重"一堆大道理 , 还感谢了群臣对其合法性的支持 , 但是最后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今长子属当进学之时 , 俟其智识益充 , 道德益进 , 克膺付畀 , 议之未晚 。 "当时朱高炽已经二十五岁了 , 还让他好好上学 , 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 永乐元年三月 , 文武百官再次上表请立皇太子 。 朱棣的态度依然是拖延推诿 , 说长子朱高炽"智识未广 , 德业未进 , 储贰之任 , 岂当逮承" 。 但是朱棣的态度丝毫不影响群臣百官请立太子的吁请 , 甚至亲贵藩王也加入进来 。 永乐二年 , 周王朱橚(sù)进颁九章及佾(yì)舞 , 文武群臣及京师军民又上表劝立皇太子 。 朱棣仍然犹豫不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