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宛|老北京吃烤肉讲究站着吃 吃完还要看这个“节目”( 三 )


在另外一位文史学者胡金兆先生的回忆中 , “一口清”的乃是宛老二 。 那时 , 爆炒涮的肉片和配菜都论盘 , 吃一盘 , 要一盘 , 店家据盘算账 。 “一盘肉也就四小两125克 , 按盘论价 , 配菜作料也如此” 。 听到客人喊算账 , 宛老二走了过来 , 一边收拾盘子 , 一边口中算账 , “12个肉 , 9个葱 , 多少酱油、烧饼和酒 , 速度极快 , 盘子一摞好 , 价钱就出来了 , ‘一共是12块8毛8 , 您这是20 , 找您7块1毛2’ , 盘子端走 , 账算清 , 回头就找回钱来 。 ”一切都发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 , 又麻利 , 又准确 , 一点儿都不会错 。
这样一顿饭能吃多少东西呢?清人夏仁虎在《旧京琐记》里记曰:“尝见一人食肉至三十余盘 , 饮白酒至二十余瓶 , 其量可惊也!”
老年间 , 烤肉宛只在每天中午卖烤肉 , 下午则用烤肉剩下的碎肉 , 剁成肉馅后 , 加上大葱 , 蒸包子出售 。 烤肉宛的包子薄皮大馅 , 味道很好 , 价格也比较便宜 , 所以不仅受到南城住户的欢迎 , 还有远道而来的食客带着锅碗瓢盆来买 , 买得了拿回家当晚餐吃 , 又省事又好吃 。 所以人家说烤肉宛的肉新鲜 , 很大原因也是因为每天实在没有什么肉剩下的缘故 。
“结算鸣堂”真本事
老北京有句俗话叫“饭庄分两半 , 跑堂和红案” , 意思是一个饭馆好不好 , 生意做得兴隆不兴隆 , 既要看厨师的手艺 , 还与跑堂的会不会来事儿关系重大 。 堂倌这个行当要的是心快、眼快、手脚快这“三快” 。 嘴得会说话 , 口要甜但不能腻 , 动作要干净利索 , 能应酬各种人、各种情况 , 不仅让顾客吃得美 , 心里更要满意 。
清代杨静亭所著之《都门纪略》说:“走堂、市井茶馆酒肆 , 俗尚年轻 , 向客旁立 , 报菜名至数十种之多 , 字眼清楚 , 不乱话 , 不粘牙 , 堂內一喊 , 能令四座皆惊” 。 而这“堂内一喊”有个名头 , 唤作“鸣堂” 。 餐饮业的“鸣堂”分成六种:引客鸣堂 , 即食客登门 , 上前接引 , 并推介本店的拿手菜和风味菜;介绍鸣堂 , 即端茶倒水 , 递手巾把 , 把顾客点的菜唱付给后厨的厨师 , 声音要高昂清脆 , 字眼清楚 , 尾音长甜;应允鸣堂 , 即后厨对前面鸣堂点菜的回复 , 万一有哪道菜因为食材不够无法烹制 , 要告诉堂倌和客人 , 以便更换;吆喝鸣堂:后厨炒得了菜唤堂倌来端菜 , 堂倌端菜上桌时要提醒其他客人 , 以避免磕碰烫伤;送客鸣堂:即送客人出门时的热络话;还有最后一种:结算鸣堂 。
据《燕都说故》记载 , “结算鸣堂”讲究的是在算账时 , 当着顾客的面 , 不用算盘 , 不用纸笔 , 先唱菜名 , 尺寸(指盘子的直径尺寸 , 以说明菜量) , 再唱酒水、主食和汤 , 除店家赠菜(一般有花椒油小菜和醋烹绿豆芽等 , 开胃和调剂口味)需事先说明 , 不唱账外 , 都逐一报出价钱 , 并算出总数 , 还要把顾客给的钱数和找回的钱数一并唱出 , 做到心明眼亮 , 接受顾客、厨师和柜上三方的监督 , 以显示公正无私 , 无暗送人情和私下有交的嫌疑——此为“鸣堂”六种当中最精彩的一种 。 文史学者王永斌先生亦回忆:“过去餐饮业没有写好的菜单和价目表 , 跑堂要将本店所有菜名和售价熟记在脑海中 , 客人问 , 你们这里有什么菜?好的跑堂可以一口气将菜名报出 。 别看旧时跑堂的多数是幼小失学不识字 , 但是在学徒时就练就了心算的本事 , 当年客人吃完饭大多由跑堂的给结账 , 跑堂的一边收拾盘子、碗 , 一边口中不停地向客人说出菜名又说出价钱 , 最后准确无误地算出饭菜的总钱数”——像关于烤肉宛的回忆录中那位能够“一口清”的算账人 , 虽然无法确认他的身份 , 虽然他在烤肉宛的身份未必是堂倌 , 但他“结算鸣堂”的本事 , 确实是老北京服务业的拿手好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