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声发财、错位竞争:嘀嗒出行要先去敲钟了( 二 )

闷声发财、错位竞争:嘀嗒出行要先去敲钟了
图源招股书顺风车业务发展到2017年时已经进入稳定状态 , 当时的嘀嗒腾出手来 , 开始寻找一个新的业务方向 。是不是该切入网约车?——这一问题又一次被提出 。 但宋中杰对网约车的模式始终存有疑虑 , 加之网约车赛道已经有了滴滴这一强劲对手的存在 , 嘀嗒仍然选择避开网约车赛道 , 转而瞄向了一个被市场所遗忘的运力 , 出租车 。“老问我做不做网约车 , 是因为大家心中那个才是未来、是主战场 。 但我们不那么认为 , 我们认为出行市场的终局是扬招网约融合的 。 ”但真正切入这个领域之后 , 嘀嗒才意识到这其中的难度远比想象中大 。出租车确实面临着经营困境 , 但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并不简单在于网约车 , 网约车是造成出租车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 但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出租车行业扬招模式(站在路边招手叫车)的天然不足 。 要真正帮助这个行业复兴 , 嘀嗒需要抓住根本问题 , 克服天然不足 , 完成市场需求侧的整合和供给侧的改造 。嘀嗒不认为出租车的未来是网招代替扬招 , 嘀嗒认为 , 只有扬招和网招共同增量发展 , 才能让出租车行业真正重新充满活力 。 此时嘀嗒的角色也逐渐从To C向To B、To G转变 , 嘀嗒想要完成出租车的整合 , 需要与出租车公司、地方政府通力合作 , 这是一个极度费时费力的大工程 , 且有着较强的不可控性 。根据招股书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嘀嗒已在8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 , 2019年度 , 其完成出租车搭乘网约订单1.1亿份 。 而截至目前 , 嘀嗒已与西安、沈阳、徐州、南京4个城市开展全面智慧出租车合作 。 2020年6月 , 在西安 , 嘀嗒已为约940万次出租车出行提供数字化服务 , 占市内出租车出行总趟次64.0% , 其中59.1%会产生用户反馈 , 出租车智慧码日均扫码31.2万次 。但目前嘀嗒的出租车业务仍未实现盈利 。 宋中杰告诉「资本侦探」:“这是一个系统化长期的工程 , 我们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 ”闷声发财、错位竞争:嘀嗒出行要先去敲钟了
图源招股书嘀嗒不做网约车、不走寻常路的发展路线 , 帮助其避开了与滴滴的直接竞争、避免因大额补贴拖累财务数据 。 但是 , 避开主流路线的嘀嗒 , 在规模扩张上也面临着一定困境:根据招股书 , 嘀嗒APP注册用户总数为1.8亿人 , 认证私家车主980万名 , 这一数据跟主流网约车平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 毕竟 , 滴滴在2019年中透露的注册用户数已达5.5亿 。即使嘀嗒在顺风车市场已经做到了老大 , 但顺风车的天花板比起网约车 , 还是低了不少 。 此外 , 在顺风车赛道 , 滴滴也已经卷土重来 , 嘀嗒的日子并非安枕无忧 。对于顺风车 , 宋中杰一直坚持“真顺风”的理念 , 即通过控制平台定价 , 保证私家车主无法获得商业盈利 , 以避免平台上以营利为目的的黑车司机出现 。 但造成的结果同样是可想象的——在别的平台给出更高价格的情况下 , 车主极有可能倒戈 。 选择了“真顺风”的嘀嗒 , 也可以说是放弃了一部分的市场 。此外 , 安全始终是悬于顺风车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无论嘀嗒还是滴滴 , 经过惨痛教训之后 , 都拥有了更强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机制 , 但是 , “人”仍然是所有商业场景中最不好控制的因素 。 一旦再有恶性事件出现 , 整个顺风车市场都将面临来自舆论的诘问、政策的倒戈 。 对于营收几乎依赖于顺风车业务的嘀嗒来说 , 这仍然是未来最不可控的风险因素之一 。要分散风险 , 则需要等到嘀嗒的新业务出租车羽翼丰满 , 目前看来 , 这一部分业务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成长期 , 也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但就现在的嘀嗒而言 , 在“做一笔大生意”和“做一笔赚钱的生意”之间 , 嘀嗒显然选择了后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