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时代,对职业兼容性高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二 )
在当前制造业又辛苦又不赚钱的情况下 , 有技术的人也未必会坚持做技术工作 。 说到技能 , 很多人就会说到什么高级焊工 。 我以前住的小区的房子出售的时候 , 房屋中介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 他以前是做电焊工的 , 专门在偏远的大油田焊接输油管道 , 焊了几年后辞职不干了 , 因为工作的地方又偏远又艰苦 , 别说谈女朋友了 , 见个女人都难 , 他不喜欢 , 他向往城市的生活 , 所以来长沙做了房产中介 。 身边会一门技术却转行做其他工作的人也不少 , 因为社会在变 , 人没有必要守着一门技术过日子 , 如果这个技术行当在没落的话 , 那更要求变 , 去寻找新的机会 。纵观改革开放后这四十多年来培养的上亿大学生 , 可以说 , 这当中的大部分既没有学到特别专业的技能 , 工作后也没有用到专业技能 。 真正给这些人实惠的 , 是读过大学的资历和大学赋予他们的思想 。 当然搞专业技术的那一小部分例外 , 比如搞航空航天、计算机、医学等行业的专业人才 。 全国那么多公务员、那么多高级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 , 他们有多少在工作中用到了大学所学的专业技能呢?前段时间名校硕博争相去杭州某街道办就职 , 名校副教授去深圳某街道办就职的新闻还热乎过一阵子 , 至于清北硕博应聘初中甚至小学老师的消息在近些年早就很平常了 。 可见 , 所学专业在工作中用不上才是常态 。所以 , 很多家长设想的“一技傍身、一生无忧”的教育期待不可能在大部分人身上实现 , 现实中 , 人们不是这么活的 , 没有多少人能靠一项技能活一辈子 。 上大学只是为了学技能是对大学最大的误解 , 即便你上的是高职院校 , 这种想法也是有问题的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 教育界有很多争论 。 其中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1993—2013年)的理查德·莱文的言论很有代表性:“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 , 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 这位享誉全球的教育家甚至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 , 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 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 ”他认为 , 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 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 , 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 , 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有人可能很反感我拿耶鲁大学校长的话来论证 , 觉得我家孩子就上个高职 , 就想学门技术将来有饭吃 , 你跟我扯这些蛋?我是在说教育的本质 , 不是在说美国名校如何 。 职业教育也是教育 , 也得遵循教育的本质 。 我认为莱文校长关于教育的本质阐述得很正确 , 这个教育的本质一定是他经过几十年的观察总结出来的 , 一定是无数学生用一生的发展汇集出来的 。我的观察和总结跟莱文校长的这段话一致 , 那就是 , 高等教育的根本不应该是技能 , 而是能让学生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的兼容性 , 这份兼容性来自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 , 来自于学生对自己的了解 , 来自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得出这些结论的原因在于 , 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都是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 就算在学校时学的是某种很专业的技能 , 毕业两三年后大部分人都转行了 。 可以说 , 文科类专业 , 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的比例远远高于专业对口的比例 。 理工科的专业对口比例高一些 , 但专业不对口的绝对数量依然很大 。如果我们教育的核心是“专业技能” , 那么毕业后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 拿掉了这份“专业技能” , 高等教育还留下了什么?我常对学生说 , 所谓教育 , 就是拿掉专业后还剩下的东西 。 这么说不是为了唱高调 , 而是现实社会的确如此 , 社会没有为我们每一个毕业生准备好专业对口的工作 。 没有准备好的核心原因在于 , 社会上绝大部分工作根本不需要专业技能 , 尤其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商业化和服务业化 , 胜任这些工作只需要你具备正常人所拥有的智商和情商即可 。但这些工作的招聘常常要求本科学历 , 甚至名校毕业 。 招聘单位这样要求 , 不排除学历崇拜的陋习 , 但一定要相信 , 用人单位也不傻 , 如果这份工作小学文凭月薪二千的人就能胜任 , 用人单位犯不着招月薪一万的名校毕业生 , 毕竟省下来的都是利润啊 。 用人单位如此招聘 , 必有它的原因 , 那就是 , 虽然这是个简单的工作 , 只要是个智商正常的人都能干 , 但把它干好却需要好的气质和谈吐 , 更需要好的思维和想法 , 而这些 , 只有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的人可能才拥有 。进入新世纪之后的这20年 , 我们这个社会变化太迅速了 , 让人感觉根本跟不上趟 。 好不容易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店 , 网购来了;好不容易弄了个淘宝店 , 没流量了;好不容易搞了个夫妻餐饮店 , 资本操纵的餐饮连锁店却越来越多;好不容易起早贪黑地经营了些客户 , 结果都被资本操纵的店子赔本赚吆喝的补贴抢走了;好不容易进了工厂 , 结果越来越多的厂子搬出国了 , 剩下的厂子在大搞“机器换人”;好不容易干上了快递外卖 , 结果智能送货机器人又偷偷地来了……未来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社会会怎么发展 , 哪些职业会消亡 , 哪些职业会新生 , 就像二十年前的铁匠和木匠 , 怎么会想到 , 他们那么硬的手艺 , 祖传了几千年 , 怎么会被淘汰?但如今 , 就是被淘汰了 。我想 , 未来不管怎么发展 , 为人服务的商业和服务业应该会越来越兴盛 , 而这两个行业里是需要大量员工的 , 只要青年人通过高等教育获得适应商业和服务业的素质和思想 , 就一定能在商业和服务业的多工种之间自由切换 , 就像一台多接口的电脑 , 可以兼容多种外接设备 , 那就不容易被淘汰 。 那些只有一个接口 , 且不能升级的电脑 , 在新的应用面前 , 只能沦为被扔掉的垃圾 。所以 ,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 只有对职业兼容性高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本号作者杨昇介绍:本文笔者杨昇 , 高校教师 , 喜好写作 。 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章近400篇 , 单平台阅读量10万+文章15篇 , 全网阅读量数千万的文章2篇 。 其原创文不但在全网的传播有广度 , 更有高度 , 1篇文章被《光明日报》全文转载刊登 , 1篇文章被国务院内参《国是咨询》选登 。 近几年来担任多家公司的公关顾问 , 在这些公司公关的艰难时刻 , 亲自操刀高质量公关文帮助公司度过难关 。长期提供公关文、演讲稿、广告软文、策划文案等企业和个人所需文案的代写作 , 个人微信56243161 。公众号“在作文里成长”文章推荐:1. 一个西北五线小城的城乡风貌2. 父母和儿女 , 也是一段浅浅的缘分3. 孩子上高中只是为了考大学吗?考不上大学就没必要读高中吗?4. 结婚更多是为了找个伴共同对抗生活的难处5. 剩男剩女:寻爱的路上到底是运气太差还是自己太傻?6. 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那个深爱你的人7. 农村孩子啊 , 你知道现在城市孩子读书有多用功吗?8. 普通高中太少 , 让更多的孩子上职高 , 这种工业时代的思维 , 适合商业社会吗?9. 把”教育“办成“技能培训”是教育最大的悲哀10.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推荐阅读
- 张掖日报|培黎职业学院喜迎首届新生入学
- 服务业|人才供给、总体素质……新职业发展还面临这些问题
- 戏说健康|[关注]严正声明! 关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及发证!
- 赋能新时代 习近平的大数据之道
-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职业大学:“光盘行动”引领节约“新食尚”
- 这样的时代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数字”,创造更美好生活
- 华南理工性侵案:只谈职业操守,苍白无力
- 《谈癌色变的恐癌症是这么炼成的》
- 王雨|华南理工回应关于王雨磊不当行为的举报:其严重违背职业操守,予以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