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胡同里的社区民警:随时随地冲向群众的“鸡毛蒜皮”


【新京报|胡同里的社区民警:随时随地冲向群众的“鸡毛蒜皮”】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胡同里的社区民警:随时随地冲向群众的“鸡毛蒜皮”
今年的国庆假期 , 刘士琦和白艳滨又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 。 作为社区民警 , 除了要负责好辖区内的事务 , 还要随时接受上级调配前往“大人流”处站岗 , “哪里人多去哪里” 。
白艳滨黑夜白天连轴转 , 工作时长较平时至少延长了4-6个小时 。 刘士琦胸前的对讲机就没有消停过 , 几乎每隔3分钟就会传来声音 , “像一个随身广播 。 ”
迈进警察行列前 , 持枪破门抓捕坏人的警察形象在刘士琦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 然而成为北京景山派出所社区民警后 , 陪伴他的除了一天到晚响个不停的电话 , 便是永远操不完心的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 。
对建国门派出所的白艳滨而言同样如此 , 为了处理这些琐事 , 常年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 , 他对家人始终抱有亏欠 。
刘士琦和白艳滨只是众多社区民警的缩影 , 他们每天冲向群众的“鸡毛蒜皮” , 也在其中看尽了人间百态 。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 , 但处理好“鸡毛蒜皮”的小事能避免其发展成更大的刑事案件 , 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
新京报|胡同里的社区民警:随时随地冲向群众的“鸡毛蒜皮”
本文插图

吉祥社区民警刘士琦为社区居民宣传安全知识 。 ***采访人员 王飞 摄
在“鸡毛蒜皮”中看尽人间百态
派出所的电话一天至少要响50次 , 刘士琦形容所里接线员的工作状态:“电话几乎很少撂下来过” 。 接到案件后 , 民警到达现场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
电话那头的理由数不清——询问怎么给孩子上户口的 , 隔壁邻居装修扰民的 , 溜宠物狗不牵绳的 , 医生给的治疗建议和自己在网上搜索结果不一样的 。 “理由太多没法分类” , 刘士琦只能用“鸡毛蒜皮”来概括 。
在刘士琦管辖的吉祥社区0.15平方公里内 , 有几十条胡同 , 大约3000人居住 。 早上9点 , 刘士琦和另一位同事搭上警车开始社区巡逻 , 遇到车开不进去的小胡同 , 就下车步行 。
社区内大多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 , 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 , 一张嘴就是满满的京腔 。 刘士琦这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小伙儿 , 当社区民警的这几年 , 把对人的称呼从“老弟、老妹儿”变成了“您” 。
胡同里人员复杂 , “大杂院”被分成若干间房屋 , 很多外来的“租客”就租住在此 。 他们的房间一般不超过15平米 , 没有内部格局的划分 , 墙上红砖肉眼可见 , 地上的拖线密集如蜘蛛网 , 有的线头甚至裸露在外 。 每次社区内排查电力隐患 , 这些租户都是重点关照对象 。
复杂环境下 , 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地向刘士琦、白艳滨等社区民警砸来 , 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往往是民警们的主战场 。
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太太冲到自家院里问候别人爸妈 , 邻居嫌烦 , 让民警来解决 。 刘士琦赶到现场时 , 双方依旧在扯着嗓子 , 努力把自己的话挤进对方耳朵里 。 面对这种没有触犯相关条例的纠纷 , 刘士琦只能和搭档把两个“头上着火”的人拉到不同角落 , 挽着对方的胳膊两头劝 , “别和她一般见识” 。
金宝街北社区有一户人家 , 父母过世后兄弟姐妹为了一亩三分地争得不可开交 。 大女儿常年在国外 , 老两口前脚去世 , 她后脚回国和弟弟争父母的房子 , “坐在门口说这房子是我的 , 谁也拿不走 。 ”弟弟以大姐不照顾老人为由前去驱赶 , 双方互相推搡 。 白艳滨和同事李蓉把双方拉开后提议走司法程序 , 又被他们拒绝 , 白艳滨除了安抚也只能安抚 。
社区民警每天冲向群众的“鸡毛蒜皮” , 也在这之中看尽了人间百态 。
新京报|胡同里的社区民警:随时随地冲向群众的“鸡毛蒜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