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国画 | 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二 )


《南史·萧贲传》评介萧贲在扇面——很小的画面上画山水 , 能够达到“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的艺术效果 。他表现空间的技巧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以表现山石、树木、峰云为内容的中国山水画 , 在空间表现方法方面 , 确实远远超过运用几何方法的透视学的规律所能解决的空间问题 。透视学以实际的几何图(六面体、多面体等)构成为依据 , 固定一点为出发点 , 受时间的限制 , 以阳光为光源 , 即定时定点为前提 。在描写自然景物时 , 若以几何透视学的规律去分析一棵树的透视变化 , 必须将树变成规则的伞形才能找出无数透视消失线来确定树枝在空间的变化 , 那是极不现实的 。
中国画|中国画 | 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傅抱石 蜀中纪行 1944年
中国山水画对空间的认识 , 不局限于客观空间 , 同时还存在“胸中丘壑”的主观空间的问题。中国画的远近关系非常强调感觉 , 强调虚实以取得艺术效果 。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画面上常运用把远景拉近或者把近景推远等各种表现空间的手法 , 加强景深的变化 , 强化虚实对比变化 , 达到空间的塑造 。这些认识早在五世纪 , 宗炳和王微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阐述 。比之稍后的顾恺之曾提出的“迁想妙得”和唐张璪“中得心源”的论述都具有相同的含意 , 要求“景”和“情”相结合 , “形”与“神”相结合 , 对于表现空间来说则要求客观空间与主观空间相结合 。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有一段精确的阐述:“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物 , 我们的(中国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 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定体雕像 , 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 , 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 , 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 。《易经》上说:‘无往不复 , 天地际也 。’这正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识 。”中国画家应该确立这样独特的空间意识 。
中国画|中国画 | 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傅抱石 万竿烟雨 1944年
中国花鸟画中兰花和墨竹 , 不像西画中的静物 , 画时须固定站在一定位置 , 依照对象在特定光线下所占有空间形成的明暗色彩的透视变化进行 。中国画为了突出主要描写对象 , 可以舍弃一切背景 , 舍弃一切代表局部的明暗和投影变化 , 把注意力集中体察兰竹在自然生态中的形象特征 , “融会于心” , “胸有成竹”地以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有技法 , 描写出兰竹的生命神韵 , 用墨的浓、淡、干、湿变化表现出兰竹的向背前后 , 充分描写出兰竹的生命运动的空间 。
中国画|中国画 | 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傅抱石 溪上清话图 1946年
中国绘画无论是人物画 , 山水画或是花鸟画 , 都不满足于客观的描写 , 它更高地要求以形写神 , 形神兼备 , 以景写情 , 情景交融 。因此在画面上不仅要求表现客观世界 , 同时要表现主观世界 。在画面的空间表现上 , 不单纯停留在客观的、表面的准确性 。中国山水画的“咫尺千里”也不是单纯依靠几何透视规律所能解决的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 , 用高远、平远、深远的三远法来表现山峦的空间感 。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阐述了阔远、迷远和幽远三远法 , 结合起来成为六远法 。这些都是表现山水画空间感觉的理论性创造 。
中国画|中国画 | 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