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新中国第一座花园饭店,如今美食依旧令人垂涎( 二 )


王咏梅所说的闵行饭店 , 在当时的闵行甚至上海 , 都称得上声名显赫 。 本文开头提到的“上海牌”笔记本上的闵行一条街的照片 , 就是以闵行饭店作为背景拍摄的 。
凭介绍信才能入住的饭店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座花园饭店 , 闵行饭店1959年7月3日破土动工 , 并于国庆十周年当天正式对外营业 。 饭店的七楼 , 是放眼闵行卫星城的最好瞭望台 。 当年 , 要看闵行全景 , 这里是最佳位置 , 不仅可以俯瞰闵行一 条街 , 把这座工业新城尽收眼底 , 甚至还可以远眺吴泾化工区 。
闵行饭店开业后接待的第一批客人 , 就是各国驻上海领事馆人员及家属 , 政府请他们来见证只用了78天就建成的闵行一条街 。 他们参观了 这条长街后 , 无不竖起大拇指 , 深感赞佩 。 刘少奇、朱德、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 , 都曾下榻光临过闵行饭店 。
|曾是新中国第一座花园饭店,如今美食依旧令人垂涎
本文插图

闵行饭店原来矗有刻着郭沫若诗作《游闵行》的石碑
闵行饭店建成之初是不对外开放的 , 主要接待首长和外宾 。 来闵行一条街参观者 , 人山人海 。 “四大金刚”如果有外来联系工作的人员想住宿 , 必须凭工厂介绍信 , 饭店才予以接待 。
闵行饭店的第一任经理胡铨原先是在上海市区里搞公安工作的 , 1958年 , 他被组织派来负责闵行饭店的筹建 。 当时 , 上海为了加强涉外饭店的保卫工作 , 涉外饭店的经理几乎都有从事公安工作的经历 。
1961年10月的一天 , 胡铨突然接到通知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第二天要来闵行 , 他迅速派人买来文房四宝 , 做好准备 。 第二天 , 郭老偕夫人登上饭店屋顶平台鸟瞰一号路全景 , 放眼望去 , 高耸入云的烟囱和鳞次栉比的厂房饶有气势地屹立在黄浦江边 。 郭老诗兴勃发 , 赋诗一首:
“不到闵行廿四年 , 重来开辟出新天 。
万家居舍联霄汉 , 四野工厂冒远烟 。
蟹饱鱼肥红米熟 , 日高风定白云绵 。
谁能不信工程速 , 跃进红旗在眼前 。 ”
郭老告诉胡铨 , 他1937年到过闵行 , 是从日本潜回上海 , 在闵行摆渡到沪杭公路 , 尔后辗转内地参加抗日战争 , 所以对闵行印象很深 。 当时的闵行还只是一片农村 , 看到如今的成就 , 郭老非常感慨 。 正好这天饭店招待郭老一行的午餐 , 菜肴有大闸蟹、青鱼划水等 , 郭老边吃边打趣地对胡铨说:“哎 , 我刚作了‘蟹饱鱼肥红米熟’ , 你倒真的给我吃蟹和鱼了!”引得全桌人哄堂大笑 。
|曾是新中国第一座花园饭店,如今美食依旧令人垂涎
本文插图

经过重新整修的闵行饭店全景(摄于2015年)
接待的领导和外宾多了 , 也发生过不少“意外”事件 , 闵行饭店的老员工至今回忆起来 , 还觉得津津有味 。 1963年 , 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张鼎丞到上海视察工作 , 顺便到闵行卫星城参观 , 无意中发现分别多年的战友张振华是当时的闵行区委书记 。 他俩抗战时一起在东北战场 , 张鼎丞是司令员 , 张振华是团长 。 虽然是上下级关系 , 但两人亲如兄弟 , 由于戎马倥偬 , 天各一方 , 离别多年 。 事隔经年 , 二人相见 , 热烈拥抱 , 喜极而泣 。
老饭店的美食还没有变
五十多年了 , 闵行饭店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诞生 , 自然蕴聚了自己特有的内涵 , 在“1949年—1989年上海十佳建筑”评选活动中 , 闵行饭店与沿街的其他十幢大楼一同被推选为全市三十项精品建筑之一 。
斗转星移 , 今天的年轻人已不知道当年的故事 , 在他们看来 , 此时的闵行饭店似乎有点老了 , 有点俗了 , 也有点旧了 。 2013年 , 闵行饭店内部进行了重新装修 , 并正式更名为锦江都城闵行饭店 , 由上海锦江都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运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