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四水归原砚台》张范民( 二 )
文革后家父手中仅存的拓片图注:1. 李凤高(1868—1949) , 字巨庭 , 号拙翁 , 汉阳县北乡长乐畈夹洲子(今东西湖区径河农场)徐馆人 。 出身于书香世家 , 祖父步云、父亲隽文均为岁贡生 。 年二十 , 因家贫不能完成学业 , 改学商贸未成 , 又续修学业 。 以府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入两湖书院 , 结交南北名士 。 因科举制度废止 , 随本籍人黄嗣东观察在江西办学务有年 , 卓有成就 。 辛亥革命期间 , 携家眷返回家乡 。 进入中华民国 , 历任湖北恩施 , 江西龙南、新淦等县知事 , 所到之处 , 均有良好的政绩和声誉 , 龙南县民刻有去思碑记 。 晋进南京 , 从武昌孝廉张裕钊学习书法 。 凤高自幼即爱书法 , 即使在知事任内 , 外出巡查 , 也要带上文具练习 。 初摹赵松雪 , 后仿北魏《泰山金刚经》 , 渐至精于汉碑 , 有名于时 , 在汉沪间颇为人所珍贵 。 调任彭泽县职 , 辞不就任 , 结茅庐山 。 收藏十分丰富 , 以诗书自娱 , 直至终年 。 在庐山东林寺前荒圃中掘得花径残碑 , 知为白居易咏桃花处 , 于是种植桃林 , 修建景白亭 , 流连风景 , 与名流题咏成册 。 庐山名胜处石壁擘窠书多出其手 , 署名匡庐寓公或慕陶馆主 。2.张仁芬(1868-1935) , 字季郁 , 号桂荪 , 晚年号簠庐退叟 , 是近代著名收藏家 。 张仁芬 , 祖居汉阳西门外 , 为湖北汉阳柏泉三甲张氏第十六代子孙 , 堂号为“张孝忠堂” 。 光绪乙酉年(1885) , 娶妻汪氏 , 丁酉年(1897)“援例入官” , 在朐浦(今连云港板浦镇)附近任盐务官员 , 为官正直 , 除霸安民 , 深得民心(在今东台安丰镇有一历史遗迹“离任留靴处” , 即张仁芬任安丰场官 , 期满离任之时 , 百姓沿街设香案送行 , 并要求其留靴为念 。 丁未年(1907)“再任朐浦连云港一带的盐务官 , 适逢淮北洪水为灾 , 张仁芬捐千金为赈灾善款 , “复于署左捐廉设济婴所 , 收养灾民孩童百六十名” , 故离任时“士民为建‘粒我烝民’牌坊于陶文毅公祠前 , 并勒碑铭于董公祠及南门小北门三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