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时尚内参|令人深思!拥有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大国,为何大而不强?( 四 )


“ZARA底下有200个设计师 , 这些设计师每年会在全世界各地飞 , 看各种秀场 , 挖掘时尚潮流元素 , 或者换一种不太好听的说法叫抄设计 。 这些设计师做出设计后会马上交托给工艺生产方 , 然后小批量生产一批款式 , 用最快的运输方式——飞机空运到店面销售 , 再看市场反应 。 ZARA终端门店里面都有PAD做销售统计 , 店长会对根据当地销售市场做初步预判 , 然后把数据汇总到总部后调货 , 每周两次 。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向我解释ZARA的运作机制 。
这套运作机制保证了ZARA永远能在门店里提供最新最丰富的时尚服装款式 , 让消费者拥有不断进店消费的理由 , 而且小批量的方式能很快把服装销售出去 , 最烦人的库存问题也可以得到避免 。
不过 , 紧紧和消费者的需求贴合在一起只是服装行业偏市场前端的表现 , 大部分传统服装品牌无法在前端贴住用户的原因正是后端供应链反应速度跟不上 。
纺织服装时尚内参|令人深思!拥有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大国,为何大而不强?
本文插图
ZARA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ZARA会有几个措施来缓解供应链反射弧比较长的问题 。
首先 , 它其实并不是完全迎合消费者市场 , 一个款式潮不潮的另一个变化因素来源于时尚圈 。 ZARA底下200个设计师从时尚端来找设计元素就会让他们的服装生产有一定的规划性 。
比如他们年初都会做色系的规划 , 这些色系往往来源于时尚圈的流行 。 当这些规划定了之后 , ZARA会让自己的供应商先把大框架的染色半成品备好 , 以节省后面的反应时间 。 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ZARA款式的衣服就会发现 , 这些款式的底布几乎都是一个类型的 , 因为只有这样它上游的面料厂压力才能减少 。
最后 , ZARA从来不做爆款 , 他们甚至会做限量的饥饿营销 。 所有这些举措加起来 , 配合上ZARA品牌的强势地位 , 供应链愿意配合 , 快速生产小批量服装也就成为可能 。 ”该业内人士分析道 。
和ZARA类似 , 国内的快时尚品牌韩都衣舍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来解决供应链问题 。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 , 韩都衣舍采取的是单品全程运营机制 , 以市场、设计、企划小组为首 , 根据市场反应实时做出调节 , 根据销售数据实现分析 , 同时对市场会有预判 。 因为对供应链要求很高 , 做单品的话就能比较容易实现 。
反观国内有很多小厂家常常忍痛迎合市场多变的需求 , 但一换面料后 , 他们背后的反应速度就跟不上了 , 因为要做全品类的话非常难 , 供应链需要重新构建 。
04 “中国其实有最早的柔性供应链 , 就是小作坊模式”近几年开始提出的柔性供应链 , 其实就是为了迎合消费市场提出的供应链重新构建改造的方式 。
传统供应链模式是供方市场 , 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 , 它跟企业产品关联;现在需方主导 , 感性诉求越来越强 , 倒逼服装企业迎合消费者 , 就以消费为主导 。 但消费者需求多变、快速、个性化诉求强 , 小批量成为主流 。
于是这个市场变化促使服装企业面临转型:以前他们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模式 , 一年生产大批量然后分销 , 现在很可能造成库存积压 , 需要迎合市场 , 卖的好再返单 , 减小服装库存 。
这对供应链提出的新要求则是:本来的链条运作是从年初定生产计划 , 面料商开始组织坯布、染色工艺等 , 整理后交付服装加工厂加工 , 服装厂生产后交给品牌商 , 品牌商再铺货;现在因为市场需求不稳定 , 频繁、小批量、不稳定的订单成为主流 , 要求面料商服装厂迎合品牌商的变化 , 于是就产生了柔性的概念(快速反应链) 。 柔性就是给供应链留下弹性空间 。
“严格来说 , 中国柔性供应链其实出来得很早 , 小作坊模式就是一种柔性供应链 , 它的弹性足够大 。 但对服装加工厂来说 , 工业生产是标准化的 。 工厂里的机器设备需要适应流水生产 , 想要打造速度和质量一致的柔性供应链需要看生产线能不能适应个性化生产需求 。 对面料厂来说也是一样 , 以前1000米以上免包缸费 , 现在小批量生产成本上升 , 面料厂只能采用加价或调整设备流程来响应速度 。 ”王晋华告诉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