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下 中国缺「芯」困境逐渐蔓延至汽车业

受到美国制裁华为、中芯国际等中国科技业的衝击 , 中国缺「芯」困境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C)业蔓延至汽车业;根据中国科技网站「中关村在线」3日报导 , 中国企业芯片自主率不到10% , 车用关键系统晶片全部依靠外企 , 包括先进传感器、车载网路、三电系统、底盘电控、ADAS、自动驾驶等 。报导引述研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 , 全球市占前十大的汽车半导体企业全为美国、欧洲、日本企业 , 没有一家中国厂商 , 包括恩智浦(NXP)、英飞凌(Infineon)、瑞萨(Renesas)、德州仪器(TI)、意法半导体(STMicro)、博世(Bosch)、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东芝(Toshiba)、亚德诺半导体(ADI)、罗沐(Rohm )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统计 , 上述十大车用半导体厂商囊括3分之2市占率(67%) , 中国厂商在这一车用芯片领域无法替代 。即使放大到全球前20大汽车半导体厂商 , 仍以欧美日企业为主;其中 , 美国企业数量达到9家 , 接近一半 , 欧洲日本企业数量各为5家 , 中国仅有的一家「安世半导体」 , 是在收购恩智浦标准件业务后设立 。换言之 , 一旦美国在此领域再祭出制裁 , 中国汽车业将被「卡脖子」 , 势必再遭受重大打击 。美国对华为新制裁措施9月15日甫生效不久 , 中国为应对缺「芯」窘境 , 9月19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 由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 , 创始成员是中国半导体国家队的紫光集团 , 该联盟的理事是紫光集团旗下的紫光国微和紫光展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