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馨心理|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内在的自我已经在呐喊,你活得那么用力,体面给谁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内在的自我已经在呐喊 , 你活得那么用力 , 体面给谁看?
本文插图
经年累月
复制他人
我试图了解我自己
内心深处
我不知道何去何从
无法看到
只听得我的名字被唤起
就这样
我走到了外面
——鲁米
鲁米用诗的语言道明了一个真相:我们多数活在外在的世界 , 而我们所看到和面临的这个外部世界 , 因我们自己的内在而起 。 我们自己 , 是一切的根源 。
承认这点并不容易 , 比起内省和自我成长 , 向外容易得多 。 只是声色犬马热闹非凡 , 一切落幕之后依然失落困惑 , 该碰的钉子依然碰 , 该走的弯路依然走 , 该经受的痛苦依然如期而至 。 直到有一天 , 我们愿意用目光注视自己 , 向内找答案 , 自我成长 , 发展出一个心智更成熟的自己 。
成长自己是一条很长且充满冒险的路 , 约瑟夫坎贝尔称之为 “英雄之旅” , 而斯科特派克医生则称这是一条 少有人走的路 。
本文插图
最早接触心理学是因教师职业的缘由 , 而《少有人走的路》则带我进入用心理学探索生命的征程 。 从前热爱文学的感性与文字艺术、喜欢哲学的理性与思辨逻辑、敬畏历史的复刻与明智警世 , 我想这些都是生命意义探索的不同维度 , 而心理学则是一门最接近人性的学科 , 它也是一门靠大量案例经验总结的实用科学 。 因为热爱所以一直都是通过媒体或书籍形式的碎片化知识摄入 , 直至进入“成长之路”的课堂 , 从 A版的浸润式心灵冒险之旅到 B版的理论与实操结合的系统性知识导入 。
失而复得的“自我”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 , 我处于一个“失重”的状态 , 虚无缥缈却漫无边际 , 仿佛处于一个混沌迷离的空间 , 没有太多极端情绪 , 只有这铺天盖地的虚无感 , 看不见摸不着 , 只有心灵知道 。
现实世界里我还是那个负责任有能力孝顺有爱心的我 , 工作生活一切照旧有序进展 , 我干着富有挑战性且体面的工作 , 代表单位多次境外出征或考察 , 家里人荣耀着我的体面人生 。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卢梭那句“人生而自由 ,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 内在有一个呼唤的声音 , 这个枷锁令我窒息!生活于我而言可谓无所遁形 , 只要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 我就是面临这样的考验 , 不是丰富的物质奖赏或是换一份工作就能解决的问题 , 彷徨、踌躇、那个枷锁是什么?内在的自我已经翻腾浪滚地呐喊 , 可外在的我依然云淡风轻地出色履行角色使命 。
日子悄无声息地过 , 出色和快乐是两条平行线 , 痛苦还是快乐 , 如鱼在水冷暖自知 , 那种虚无感犹如一张结界一样罩住我 , 要不了我的命 , 可我还是被困住了 。
本文插图
我一直在探寻生命的意义 , 思考人生的活法 。 在“成长之路”的课堂上 , 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课程总设计师涂敏老师的那张“神图”给我解了封印 。
我第一次以宏观角度俯瞰自己 , 并给自己的前半生画了一张自画像——一个活得很用力的女孩 , 她用尽全力把一切都做得无可挑剔 , 她认真得有些一丝不苟 , 她努力到甚至有点牺牲 , 她对自己要求高得近乎苛刻 , 这一切成就了别人眼里优秀的她-----一个社会角色 , 仅此而已 。
而内在世界那个“我”又如何呢?她会为了达到自己的高要求而倍感焦虑 , 会因为她努力到有点牺牲的时候而疲惫不堪 , 会因为她做的不够好的时候而苛责自己 , 会因为她总在成就别人的时候透支自己......
推荐阅读
- 风中摇曳着长发|心理学:越是优秀的人,越会晚点遇到“对的人”
- 小飞人|人在旅途, 大西北与我有个约会
- 心理健康|喝酒后怎么快速解酒,看完这个再也不用担心喝醉!
- 上馨心理|咨询师必学技术——危机干预大咖网课现正开放报名
- 大头尬八卦|心理测试:你最讨厌哪张面具,测出到底是谁在你背后使坏
- 大头尬八卦|心理测试:你觉得哪位老人最慈祥,测出你的晚年是富有还是清贫
- 心理健康|心理科普:抑郁症是病还是想太多?抑郁症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 心理|哈佛心理学研究:91%与父母关系紧张的人到了中年,都患有重病
- 瑞金医院|上了麻醉还在手术台上被叫醒,她说这是一场“开挂”的就诊经历
- 大头尬八卦|心理测试:你第一眼喜欢哪朵花,测出你这辈子最大的福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