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中国古代不同的王朝,是否也有自己的“国庆节”呢?( 二 )


《唐会要·节日》记载: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十五日 , 时逢唐玄宗四十五岁大寿 , 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 , 请以此日立为千秋节 , 明文颁布天下 , 令万民休假欢庆——上至王公贵族 , 下至黎民百姓 , 穿戴一新 , 相互庆贺 。民间村社更群居宴饮庆祝 , 并举行祭祀 , 以谢天恩 。
公元729年 , 唐玄宗按照惯例为自己的生日举办庆祝活动 , 宴请百官 。在宴席结束后 , 两位丞相源乾曜和张说率领文武百官上了一通奏表 , 奏表中认为自古以来 , 圣人的生日就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 “少昊著流虹之感 , 商汤本元鸟之命 , 孟夏有佛生之供 , 仲春修道祖之箓 , 追始寻源 , 其义一也” , 因此像唐玄宗生日这样“二气含神 , 九龙浴圣 , 清明总於玉露 , 爽朗冠於金天 。月惟仲秋 , 日在端五 , 恒星不见之夜 , 祥光照室之期”的美好时刻 , 自然也应该被定立为每年固定的节日 , 好让天下人庆祝自己得逢盛世 。
因此 , 群臣建议将八月五日设为“千秋节” , 并将此节“著之甲令 , 布於天下” , 将这个节日写进国家法令当中 , 使之获得官方的认可 。唐代是律令制国家 , 法令在整个政治社会运作中影响巨大 , 一旦颁布了法令 , 理论上就必须严格执行 , 节假日的法令会涉及到工作时间的调整 , 所以在颁布之时会非常谨慎 。
在设立“千秋节”之前 , 用诞辰作为节日已与先例 , 如朝廷已经将释迦牟尼诞生的四月八日定为法定假日 , 有了这个先例 , 再将玄宗诞日加入节日名单 , 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 , 这也是奏表中强调“孟夏有佛生之供”的原因 。
光绪皇帝|中国古代不同的王朝,是否也有自己的“国庆节”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皇帝赐予臣下的千秋镜 , 镜背铭有“千秋”二字 。
图片出自陈灿平《唐千秋镜考》
至于休假的时间 , 奏表中的建议是“咸令宴乐休假三日” , 当时唐代的节日休假 , 主要是针对朝廷官吏 , 从持续时间上来看 , 除了元旦(农历一月一日)、冬至休假七日 , 清明寒食连休四日 , 夏至和腊日休假三日之外 , 其他如上巳、端午、七夕、重阳等节日都只能休息一天 , 千秋节的三天假日 , 对当时的官员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惊喜了 。
从百官的角度来看 , 如果皇帝同意了这个提议 , 刚好给大家一个名正言顺的可以休息放松、吃喝聚会的机会;如果皇帝不同意这个提议 , 倡言者也算是找机会赞颂了皇帝一番 , 不至于遭到怪罪 。因此文武百官对上表建言之事都很积极 , 纷纷应和两位宰相的建议 。
皇帝生辰这样的节日在历史上尚属首创 , 既然是节日 , 就需要有标志性的庆贺方式 , 那么这庆贺方式该如何设计呢?张说和源乾曜等人的奏表中贴心地提出了庆祝方案:“群臣以是日献甘露醇酎 , 上万岁寿酒 , 王公戚里 , 进金镜绶带 , 士庶以丝结承露囊 , 更相遗问 , 村社作寿酒宴乐 , 名为赛白帝报田神 。”
张说和源乾曜虽然都是一流的名臣 , 但也不可能凭空造出这么多庆祝活动来 , 据史学家张泽咸、朱红等学者的研究 , 奏表中列举的活动 , 大多是从其他节日庆贺活动中移植而来的:
比如每年元旦朝廷会宴请百官 , 在宴会上大臣们要向皇帝献寿酒 , 这一活动被移植到千秋节 , 就成了“上万岁寿酒”;又比如每年秋天的社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 百姓都会祭祀土地神 , 感谢神明赐予美好收成 , 由于秋社的日期和玄宗生日相近 , 干脆就把祭土地神的时间挪到千秋节 , 变成了“赛白帝报田神” 。此外 , 所谓“以丝结承露囊”源于民间在白露时收集花露水制成的“眼明囊”的习俗 , “进金镜”则取自道教佩戴镜子以求辟邪、鉴物的传统 , 均是渊源有自 。
就这样 , 张说、源乾曜等人将官方、民间、宗教的各种庆典活动东鳞西爪地组合起来 , 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庆节”的庆祝方案 。在此后的日子里 , 这套庆祝方案不断从其他祭祀活动中吸取营养 , 如开元二十四年将祭祀老人星的仪式移到千秋节 , 天宝年间又在其中加入了佛诞节庆祝活动中的设斋、禁屠、讲论等元素 , 逐渐将千秋节庆典发展为一个繁复庞杂的庆典体系 。


推荐阅读